91年梅雨暴雨中的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和传播路径的研究

来源 :南京气象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enro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用MM5模式较成功地模拟了1991年7月5日00时~6日12时的降水过程,并对高低空急流和降水、西南涡和降水等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这些量场与降水演变关系密切,对应关系较好.西南风低空急流中心一般位于西南涡的东南象限.在西南涡斜压性未建立之前以及冷锋附近,暴雨区可位于低层西南风急流左侧的任何位置.当低涡的斜压性加大,出现暖空气的作用时,暴雨区均出现于西南风急流的左前方.高空急流的走向与西南涡的活动关系密切,当中国东部位于西北风急流时,由于这种形势有利于东部高脊的维持,所以西南低涡稳定少动;西风急流时,高脊东移,西南涡也快速东移;西南风急流时,西南涡加强,移速减慢.对中尺度扰动场分析发现重力惯性波的发展和传播与雨带的发展与传播有密切的联系;在降水初期,雨区上空低层的对流不稳定较强,对流不稳定可激发出重力惯性波.高层雨带南部的对称不稳定区,有利于重力惯性波的向南传播.低层向南传播的重力惯性波有利于多条雨带的形成.高层重力惯性波向南传播早于低层.涡度、散度带随时间出现八字形分布,高层东北—西南向的涡度、散度带有向南的传播,西北—东南向的涡度、散度带有向北的传播.在降水的中期,高层的重力惯性波出现围绕低层涡旋中心逆时针旋转的形势,此时降水开始加大并东移.雨区的北部低层以对流不稳定为主,因此向北的重力惯性波不易发展传播.高层向北传播的重力惯性波可导致低层的涡旋和降水发展和北移.可见对流不稳定可激发重力惯性波,对称不稳定可使重力惯性波发展与传播,从而影响到降水的发展与活动.这两者的结合,对降水有较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该文以1981年12月19日-21日发生在西太平洋上的一次爆发性气旋为例,用PSU/NCAR MM5模式对该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比较好地模拟出了此次天气过程的演变情况.从气旋发展
近地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范围,台风是热带沿海地区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台风对近地层的影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该文利用1993年广东阳江核电站厂址100米气象铁塔和地面气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