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地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范围,台风是热带沿海地区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台风对近地层的影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该文利用1993年广东阳江核电站厂址100米气象铁塔和地面气象站观测得到的近地层梯度资料和地面常规气象资料,研究并修正了理查森数和莫宁-奥布霍夫长度在沿海近地层的关系式、莫宁-奥布霍夫稳定度的分类标准,在分析沿海近地层风温场、稳定度与湍流特征的前提下,重点分析了6月下旬和9月下旬两个台风登陆前后厂址地区近地层的风温场结构、稳定度性质和湍流特征量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台风过程对近地层有重要影响,温差法已不适用于台风登陆前后稳定度的分析,改进P-T法、风向脉动法、理查森数(Ri)法仍可用于讨论台风期间的地面、水平和湍流稳定度.台风登陆前,风速和风速的垂直梯度均比平常小,低层大气的对流受到拟制,层结趋向稳定;台风登陆时,近地层可视为常温层,风速和气压的变化速率最大,动量通量分布比较均匀;台风登陆后,动量通量迅速回复到平均状态,温度有所降低.下垫面对强台风近地层结构的影响很小.基于M-0相似理论的廓线梯度法不适用于台风条件下的感热通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