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行为的数学物理模拟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v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拉速是薄板坯连铸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的连铸工艺参数和水口结构参数对于改善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状态,降低卷渣和液面裸露的发生几率,促进钢液中夹杂物的上浮去除,提高凝固坯壳的均匀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系统研究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的钢液流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是保证连铸工艺顺行、提高薄板坯质量的关键。本文以国内某钢厂薄板坯连铸结晶器为对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研究了连铸工艺参数和水口结构参数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和卷渣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连铸工艺参数和水口结构参数进行分析评估。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水口插入深度的增加,结晶器内流股冲击深度增加,水口类型对结晶器内冲击深度影响较大,其中A型水口产生的冲击深度最大,C型水口产生的冲击深度最小(2)随着拉速的增加,结晶器内液面裸露和卷渣程度逐渐加剧,随着水口插入深度的增加,结晶器内液面裸露和卷渣程度逐渐减弱,水口类型的不同,结晶器内液面裸露和卷渣的位置也有所改变。(3) A型水口产生的液面波动最大且最易发生卷渣,C型水口产生的液面波动最小且最难发生卷渣。B型水口去除夹杂的几率最大,C型水口去除夹杂的几率最小。(4)随着拉速的增加,结晶器内钢液面湍动能和水平流速逐渐增加,但最大液面湍动能和水平流速的分布位置不变。(5)随着水口插入深度的增加,结晶器内的钢液面湍动能和水平流速逐渐减小,且最大液面湍动能和水平流速的分布位置稍向窄面方向移动。(6) A、B型水口在结晶器一侧产生了4个涡心,C型水口产生了2个涡心。随着水口插入深度的增大,涡心位置向下移动。(7)对于Ⅰ断面,建议使用A型水口,当拉速为3.5m/min-4.0m/min时,最佳水口插入深度为175mm-195mm。对于Ⅱ断面,建议使用B型水口,当拉速为3.5m/min-4.0m/min时,最佳水口插入深度为145mm-195mm。对于Ⅲ、Ⅳ断面,建议使用C型水口,当拉速为3.5m/min-4.0m/min时,最佳水口插入深度为145mm-195mm。
其他文献
由于Mg-Li合金具有质轻、高比强度及高韧性等特点,在航空、航天、3C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有的Mg-Li合金材料存在耐热性差、易氧化、易腐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材料的进
锰锌系铁氧体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软磁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各种通讯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和节能技术中,己成为电磁电子工业的重要支柱产品。在锰锌系铁氧体软磁材料的制备中,四氧化三锰
本文主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聚合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以期合成具有高比容量的有机二硫化物DMcT和导电性能良好的聚苯胺(PAn);将DMcT和PAn进行共混,制备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高比
概要介绍了不锈钢VOD精炼过程,分析和综述了有关该精炼过程的一些数学模型和物理模拟的研究。基于气-液双流体(Eulerian-Eulerian)模型和湍流的修正k-ε型,提出了纯底吹条件下V
泡沫铝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复合材料,具有很好应用前景。本工作采用熔体发泡法制备出了孔结构均匀可控的泡沫铝试样,并对其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为实际应用提供依
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室温电导率、较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同时可降低组装电池过程中对环境干燥程度的要求,是最有希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一类聚合物电解质。尤其是以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共聚物PVDF-HFP(亦称2801)为基质材料制成的聚合物电解质,兼具六氟丙烯高吸液力和偏氟乙烯高支撑性的特点,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论文以PVDF-HFP(2801)为研究基质,在对相
本文阐述了钢铁生产工序能耗模型及工艺数据库的研究与开发。该模型可用于估算工序能耗先进值和最小值,在输入现场生产参数后,也可以进行实际工序能耗的计算。同时,运用该模型得
纳米TiO2因其安全、无毒、成本低、无二次污染,且具有抗菌、消毒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了以工业偏钛酸为原料,制备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TiO2粉体、薄膜及负载材料的工艺过程;研究了纳米TiO2溶胶、纳米TiO2粉体在玻璃基片与纺织物上的负载技术;以甲基橙溶液为表征体系,125W高压汞灯为光源,对TiO2薄膜与粉体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表征;讨论了甲基橙的光降解动力学过程;通过抑菌环法研
研究Al2O3、MgO含量对CaO-Fe2O3二元系铁酸钙生成的影响,分析Al2O3、MgO在烧结中的作用;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烧结矿相组成、含量分析,研究烧结过程中矿相种类、含量变化,以及Al2
该文重点对低碱度条件下烧结矿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矿物组成和结构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通过不同碱度烧结试验掌握了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