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技术秘密的保护与管理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120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其实质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而站在竞争最前沿的是企业。中央企业作为直接由国务院授权经营并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关系国家安全的特定行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定产业的企业,其知识产权优势的形成和锻造直接关系到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然而,囿于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知识产权在中央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技术秘密的管理失范所导致的技术秘密流失已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渠道,已成为中央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知识产权劣势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中央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秘密的流失问题,本文采取统计分析的方法,以武钢为例证,系统分析169家中央企业技术秘密保护和管理现状,探究中央企业技术秘密流失问题严重、技术秘密维权不力的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上,以支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为指引,以建构技术秘密战略促进中央企业的自主创新为目标,本文重点研究以下三个问题,同时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首先,重点研究人才流动给中央企业带来的技术秘密保护与管理问题。本文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联系、技术秘密的创造和利益分享、技术秘密的保护与运用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央企业应对人才流动中的技术秘密流失的综合举措。本文在分析中央企业人才流动中技术秘密流失的特殊性基础上,指出中央企业应采用以下应对措施应对人才流动带来的技术秘密流失:(1)采取激励措施将员工的隐形知识转化为企业的显性知识,形成企业的技术秘密;(2)尝试性引入新的知识利益分配机制,确保企业对任何基于企业的技术秘密皆享有最终的所有权。(3)整合企业各相关职能部门,建构技术秘密创造、保护、管理、运用的协调管理制度。其次,重点研究网络环境下中央企业的技术秘密保护问题。在分析网络环境下中央企业技术秘密保护的特殊性基础上,指出中央企业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模式的推进应突破传统“国家秘密”的方式来保护企业技术秘密,认为中央企业为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须采取以下新的网络环境下技术秘密保护措施:(1)建立信息共享和信息保护机制,在保护技术秘密的技术上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速企业技术创新;(2)将技术秘密保护和网络安全管理相结合,建构技术秘密的双重保护机制;(3)提出软件制度建设和硬件设备投入相结合,在硬件设备的投入中凸现网络环境下技术秘密的保护要求。最后,重点研究中央企业对技术秘密侵权行为的应对。本文在系统分析中央企业技术秘密侵犯行为的基础上,从预防竞争者侵犯企业技术秘密、预防内部员工侵犯技术秘密以及侵犯他人企业技术秘密三个维度阐述了如何利用诉讼和非诉讼策略,构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和利用战略。
其他文献
凌特公司(Linear Technology)日前推出单电源跟踪控制器LTC2927,该器件简化了复杂分布式电源架构的跟踪和排序要求。
据医学空间网2007年1月29日报道,美国布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证实,一种蛋白通过“撞击”传染性朊蛋白的聚集体,让朊蛋白像种子一样扩散开来,从而加快了朊蛋白病的进程。
目的探讨肺腺癌肿瘤标志物与骨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例肺腺癌患者的全身骨显像,采用单因素Pearson卡方分析和Logistic二分类回归法对肺腺癌骨转移的相关因素进
据医业网6月13日报道(原载Clin Infect Dis2007;44:1625-1631),与总人群相比,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约增加两倍。增加的风险在开始HAART后
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DI)日前发布14bit、80MSPS的模数转换器AD9444,它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极高的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随着无线通信供应商不断推出多种无线电标准,SFDR对于增加呼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据医学空间网5月11日报道,日本科学家通过禽流感病毒基因自然重组的方式生产出一种新型疫苗,并且证实这种疫苗可有效防止猴子感染禽流感病毒。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彭斯,曾在《华尔街日报》上连续发表两篇文章(
作为体验经济的产物,“体验旅游”正悄然升温,随着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旅游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休闲和购物,而是为了获得某种独特的体验,一般包括娱乐消遣体验
通用串行总线(USB)是PC历史上最成功的外设接口。USB 2.0将秉承第一代USB产品的传统,为PC外设中的大容量存储设备提供具体优势。这些产品包括便携式数字音频播放器、外置硬盘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