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出现“大量土地撂荒、村庄空壳凋敝、农村要素流动缓慢、农民辛劳不致富、矛盾纠纷增多”等问题急需寻求破解之策。对于Y区来说,抓好农业农村工作,既能有力促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更能强力推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针对以上问题,Y区通过不断深化区情认识、调研考察及理论分析,深刻认识到:制约农村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问题是农村资源资产沉睡、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空壳、青壮年劳力短缺,只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破解农地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才是抓乡村振兴、促进脱贫攻坚的长远之计和治本之策。这一思路完全符合中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精神和技能实际,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和群众意愿,在Y区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改革效果与群众期待和上级要求还存在差距,明确阻碍产权制度改革进程的因素,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手段,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精准性和针对性,是目前有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权益、完善农村治理、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的本质需要。2014年,农业部、中央农办等印发《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全国29个县(市、区)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2016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2017年全国新增100个试点县区,2018年试点县区增加到300个。榆林市Y区就是2017年被确定为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2019年4月Y区317个村全部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目前改革取得显著成果,总结完善H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分析制约因素,提出更加有效的对策建议优化产改路径,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机制和运行模式,为其它相似地区乃至全国广大农村推广产改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运用产权与产权制度、制度变迁、委托代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综合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田野调查等调查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与实际,把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以Y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切入点,梳理了Y区的改革路径选择、基本做法、模式构建等,着重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当前榆林市Y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阻碍改革或者改革收益的因素,指出思想认识方面、外部政策方面、治理结构方面、管理运营方面4个层面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务实可行的对策建议。通过对Y区产改模式、经验的研究,为我国其它相似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有效路径选择。本文具有几点研究特色:一是选题富有挑战性。选取本选题,主要原因是2017年Y区被农业部、中央农办确定为全国1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之一,2019年,Y区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学习推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要求,为更多农村地区提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所以完善其模式、经验,研究价值、实用价值非常大;二是研究内容相对具体。目前学者大多数研究的是针对宏观层面的产权改革,对于微观方面,本文研究榆林市Y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效果分析、阻碍因素,特别是利用在Y区H镇产改专干一职,深入到H镇的产改实践过程当中,对具体工作的开展非常了解熟悉,研究更接地气,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研究方法比较丰富。采取文献研究、田野调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榆林市Y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现状,剖析制约改革进程和壮大集体经济的原因,提出进一步完善优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合理可行务实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