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将”故事在清代的传播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u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薛家将”故事雅俗共赏,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金开始就有讲述“薛仁贵”故事的院本。随着元明清三代的不断发展,迨至清朝中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蔚为大观的“薛家将”故事系统,涉及小说、戏曲、说唱等各个方面。任何完整的文学作品都包括创作、传播、接受三个环节,忽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难以对文学作品的活动规律做出正确的认识。纵观目前学界“薛家将”故事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发现研究者们较少从传播学角度研究“薛家将”故事,且多将关注点放在元代或者元明清三代。因此,笔者认为从传播学角度研究“薛家将”故事在清代的传播情况十分有必要。本论文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薛家将”故事的资料,从传播学角度研究“薛家将”故事的传播问题,突出断代研究,力求理清“薛家将”故事在清代的传播情况。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对“薛家将”故事一词进行概念解析,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且简单概述清代以前各个时期的“薛家将”故事作品,为读者勾勒“薛家将”故事的整体情况。第二部分,聚焦于小说传播。首先,从传播者角度,论述“薛家将”小说编者、书坊及书坊主,在小说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传播主体的作用;其次,从传播手段出发,探讨书商在高压政治环境下为了求得生存以及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采取插图、序跋等手段促进“薛家将”小说的传播;最后,从政治条件、经济条件两方面,论说“薛家将”小说在清代的具体传播条件。第三部分,以“薛家将”宫廷戏为例,深入探究“薛家将”故事的戏曲传播情况。首先,从统治阶级和表演阶层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他们在“薛家将”宫廷戏的传播过程所起的作用。其次,以《征西异传》对《说唐三传》的改编为例,探究宫廷戏曲对小说的改编传播。第四部分,对“薛家将”说唱艺术进行研究。首先,简单介绍“薛家将”木鱼歌、鼓词、子弟书的基本情况;其次,以扬州评话和潮州歌册为例,探讨“薛家将”说唱艺术的传播者问题;最后,以潮州歌册为例,从转化叙述方式、删除繁复词句、重塑敬德形象、运用大量俗字四个方面,详细论述潮州歌册对小说的改编情况。笔者旨在从传播学角度,研究“薛家将”故事在清代的传播情况,挖掘“薛家将”故事的潜在艺术魅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其他文献
高温超导电缆能够无阻承载直流大电流,将其应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电池组与微波发射器之间进行电能传输,可以省去常规电缆传输时所必须的庞大升降压设备,节省了火箭发射成本。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个基本现象,只要世界上有民族的存在,民族传统便是工艺美术发展中长久的主题。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多样性首先在于不同的民族性,我国
<正>2015年以来,汉中市审计局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审计资源,采取试点引路,积极探索创新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方法,有效地加强了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和村级干部的监督,化解了
本文旨在探讨"you"和"你"的历史演变,同时对二者在历时状态下的人际功能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从中,我们发现英汉第二人称代词在其演变过程中存在不少差异,而了解这些历史演变
目的探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联合消痔灵直肠周围注射及肛门紧缩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直肠脱垂患者采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联合消痔灵直肠周围注射及肛门
机体在应激条件下会使生理功能维持在一定范围而做出反应,但长期应激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损伤神经元,导致精神错乱,产生抑郁或认知障碍等症状。因此,寻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和安全有效的抗应激活性物质一直是科研热点。本论文采用活性跟踪分离的方法从党参
<正>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古诗词是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美丽纯洁的化身,是伟大生命的绝唱,是百读不厌的精神食粮。随着小学语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
古典诗词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丰厚的意蕴和内涵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适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关于这种基本权利是否应该受到限制则存在两种立场——绝对主义立场和相对主义立场。本文结合言论自由的发展历史对限制言
根据异步电机的复杂故障特点,结合小波变换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小波神经网络用于异步电机的故障诊断。利用小波变换技术提取异步电机特征信号作为小波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