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论两汉对匈奴政策的演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b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汉王朝的对匈奴政策,是汉匈关系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前辈学者对此问题论述颇多,而近二十年来对匈奴问题的研究又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丰硕。笔者在学习、吸收、借鉴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西汉初年至东汉前期的对匈政策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系统叙述。 全文包括序言和结语在内共有五个部分。 “前言”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史学界有关两汉王朝对匈奴政策研究的状况及其笔者的研究思路。两汉王朝的对匈奴政策,是汉匈关系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历来受到史学家的重视,国内学者先后对西汉王朝在各个时期对匈奴采取的和亲政策、武力征伐、羁縻统治政策以及东汉王朝的“安南定北”政策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受学识所限,笔者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一梳理性质的工作,并对于其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做一些深入的探讨。如对匈奴南下的问题,还有对汉武帝时期的汉匈关系,长期以来,学者们注重汉武帝对匈奴的武力征伐活动的成绩,而对武帝的作战策略及其用将等问题上的失误,以及武帝时期所采取的一些笼络羁縻手段,并没有太多关注。 第一章:西汉初期到西汉中期的对匈政策。这一章叙述匈奴初年的和亲政策及汉武帝的对匈征伐与笼络政策。西汉初年,匈奴兴盛于大漠南北,成为西汉王朝的强劲对手。高祖刘邦在未做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以武力讨之,其结果是失败而归,其后,他便采取和亲之策,经过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时期的和亲往来,终在武帝时期通过武力的方式来“制夷”,使得匈奴遭重创,而汉也为此付出了由盛转衰的代价。战争间隙,武帝还通过笼络匈奴降众、置属国的策略来分化匈奴内部势力,这为后来汉朝对匈的羁縻政策的实施做了铺垫。 第二章:西汉中后期至新朝的对匈政策。这一章叙述西汉中后期对匈的羁縻统治及新朝的与匈政策。武帝时期对四方之民的武力开拓政策,使汉由盛转衰。昭帝继位后,辅佐大臣霍光遵守武帝的遗愿贯彻执行轮台诏书的内容,不主张武力征伐,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臣服匈奴。宣帝基本延续昭帝的政策,并通过努力最终使得匈奴附汉称臣,并进一步发展了前期安降众、置属国的羁縻政策,以实现“治夷”的目的,由此,汉末双方出现一片和好的景象。新朝由于王莽执行错误的民族政策,致使汉匈关系再度陷入对峙的局势。 第三章:东汉前期(公元25年—公元93年)的对匈政策。这一章叙述东汉初期对匈的防御政策及后来的“安南定北”政策。东汉初年,面对匈奴的进犯,“方平诸夏,未遑外事”的光武帝刘秀根本无力兴兵抗击,故只好下令“筑亭侯,修烽火”,遣将屯守,对匈奴采取防御的政策。至公元48年,匈奴分为南北两部,
其他文献
为了更深入地认识戏曲的审美本质,更准确地把握中国戏曲和元明清文学的发展规律,本文凭藉素朴美与华丽美这一对审美范畴对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的嬗变轨迹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
"教什么""怎么教"一直是困扰着没有教学经验的新进教师的重要难题,笔者以从教刚满两年的新进教师视角简述了一次"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教学实践,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出以"设疑导入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花鸟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本文针对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花鸟画的风格流变没有专著研究的现象,致力于研究该时期政治对花鸟画的影响,以及在这一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乃至危害生命。加之食品生产的扩大和食品贸易的国际化,食品安全问题还影响到了食品的市场竞争和
自从1996年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在全国掀起了一场电视谈话热潮之后,各地电视谈话类栏目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形成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局面。但是,谈话类栏目在繁荣的表
本文主要研究24GHz的微带贴片天线单元以及阵列。天线单元包括中间边馈式、偏移边馈式和插入馈电式。天线阵列包括串馈线阵、均匀分布并馈线阵和泰勒分布并馈线阵。文章首先
郭店《老子》对老学史、先秦诸子学术史、楚文字研究、上古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关于郭店《老子》墓葬年代的既有观点可分六种,对郭店一号墓主身份的认识可以分为两类
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在企业经营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家从事专用车改装生产的民营企业,高龙公司从成立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随着公司生产经营
真正的德育就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这需要创造充满爱的学校道德共同体,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以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班主任节"借助于学生对一个最熟悉的人——班主任
特殊学校劳技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劳技课中,应尽可能地吸引聋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团结协作、动手实践和成果展示,使聋生亲身参与劳动实践体验,培养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