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企业高管薪酬管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要求建立一套高效的企业高管薪酬决定机制,更好的激励和约束高管,使其按照股东利益行事。于是薪酬委员会制度应运而生,即在董事会下设单独的委员会,负责制定并实施高管薪酬计划,并监督计划的执行。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分析方法,研究薪酬委员会的若干特征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基于这个主题,本文第一章首先对委托代理理论和经理权力理论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总体描述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改革高管薪酬的必要性,同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接下来在第二章对国内外关于薪酬委员会制度以及高管薪酬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下文的研究作好理论铺垫。第三章,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设计,包括样本的选择与数据来源,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的选取,并且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经理权力理论提出了本文五大假设,同时构造了回归模型。第四章,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对选取的209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和回归分析,对五大假设一一进行验证。第五章将总结研究的结论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并提出研究的相关局限性,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2008-2010年符合条件的209家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高管薪酬的制定(包括薪酬的水平、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研究薪酬委员会对高管薪酬的影响至关重要,对企业薪酬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截止2010年底,几乎所有上市公司的董事会都设置了薪酬委员会这一职能部门,2008-2010年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稳步上升,除个别公司外,薪酬基本维持均在200万以下;
第三,实证研究对五大假设进行了逐一检验,结果如下:一方面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三大假设得到支持,即薪酬委员会中内部董事的比例与高管薪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独立董事的薪酬与高管的薪酬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薪酬委员会中第一大股东指派成员的比例与高管的薪酬显著负相关,另一方面,基于经理权力理论的两大假设未得到支持,即薪酬委员会中其他公司的CEO的比例、成员职位多样化与高管薪酬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