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在猪尸体的不同脏器组织(脑组织、肝脏组织、肌肉组织、与含40%脂肪的肌肉的混合物)上生长发育变化,找到丝光绿蝇幼虫体长和体重的增长变化规律所在,并绘制增长曲线图、表,从而判断丝光绿蝇幼虫在尸体不同部位上的生长变化是否一致,探讨其在命案现场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在25℃恒温、75%相对湿度条件下,分别利用猪的脑组织、肝脏组织、肌肉组织,以及含40%脂肪的肌肉混合食物物各250g饲养丝光绿蝇幼虫,每组幼虫约200只。幼虫孵化16h后,每隔12h测量幼虫的体长和体重,化蛹后每次取样10只,测蛹的体长和体重,统计各组幼虫和蛹的死亡率,推算各组幼虫发育总历期,统计羽化后成虫的性别比。统计分析每组之间的差异大小。结果:40%脂肪混合食物组和肝脏组幼虫生长发育均较缓慢,与其他两组相比达到最大平均体长和最大平均体重的时间延迟12-24h,肝脏组的总发育历期为(284.0±12.6)h,明显长于脑组织组[(257.0±11.9)h]、肌肉组[(258.0±10.2)h]和40%脂肪混合食物组[(260.0±9.8)h](P<0.05)。40%脂肪混合食物组和肝脏组幼虫的最大平均体长分别为(11.85±0.36)mm和(12.01±0.43)mm,最大平均体重分别为(40.4±0.2)mg和(42.8±0.4)mg,均明显小于其他两组(均P<0.05)。40%脂肪混合食物组的蛹长和蛹重分别为(7.81±0.60)mm和(38.4±2.4)mg,均明显小于其他三组(均P<0.05)。40%脂肪混合食物组幼虫和蛹的死亡率分别为(9.8±2.4)%和(10.3±1.8)%,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各组成虫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取食肝脏组织的丝光绿蝇幼虫发育历期较长,体长和体重较小;取食含有40%脂肪的混合食物的幼虫及蛹的体长和体重均较小,死亡率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