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外语输入的主要渠道。很多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均会对阅读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焦虑感是情感因素中一个重要的方面。Saito,Horwitz和Garza(1999)首次提出了外语阅读焦虑的概念,阐明其是一个随目标语变化的特定技能型焦虑。大部分研究探讨了英语阅读焦虑和英语阅读能力的关系以及其对英语阅读效果的影响。然而,针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焦虑和阅读水平的研究还远远不足且尚未取得一致的结论。为弥补这些不足,本研究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克拉伸的情感过滤假说,以中国某高职院校的非英语专业215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英语阅读焦虑对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以及其在不同阅读能力学生上的不同表现,具体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焦虑程度如何?2)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焦虑和阅读成绩关系如何?3)高职非英语专业不同阅读成绩组别的学生其英语阅读焦虑的程度有何不同?本研究采用英语阅读焦虑量表(简称ERAS,改编自Saito et al.的外语阅读焦虑量表),2016年的全国英语二级考试阅读部分测试卷以及半结构化访谈为研究工具。对所收集到的数据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1.0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确存在不同程度的英语阅读焦虑,并且整体焦虑感超过中等水平。2)英语阅读焦虑和英语阅读成绩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并且英语阅读焦虑对英语阅读成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高中低阅读水平组别的英语阅读焦虑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低水平组在整体英语阅读焦虑量表和其五个维度上的得分最高,其次是高水平组,最后是中等水平组。这一结果表明低阅读水平的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焦虑程度是最高的,其次是高阅读水平的学生,最后是中等阅读水平的学生。总之,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其英语阅读焦虑表现各异。上述发现和人本主义和克拉伸的情感过滤假说观点相呼应,即情感因素会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和效果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进一步丰富了英语阅读焦虑的研究,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和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些建议。教师要先认识到英语阅读焦虑的存在,然后让学生明白英语阅读焦虑是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状况。此外,教师要选择难度适中的教学材料,并对学生的阅读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