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Bardet-Biedl syndrome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j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ardet-Biedl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是一种伴有多个器官病变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inherited retinal degeneralion diseases,IR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临床异质性和基因异质性。BBS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视网膜色素变性、肥胖、智力低下、多指(趾)、性腺发育不全和肾功能不全。目的:本课题对一Bardet-Biedl家系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和遗传学分析,寻找可能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位点,通过寻找致病基因及其位点,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1.对该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眼科及全身检查,家系成员均否认近亲结婚史。2.抽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并提取全血基因组DNA。3.对于所选取的候选基因BBSl基因所有外显子设计引物,将家系成员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后直接测序,通过与参考数据库进行比对,明确有无突变。4.选取家系内部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外显子组全测序实验。结果:该病在家系中呈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 retinitis pigmentosa,ARRP)。家系临床研究结果:该家系疾病为确诊的Bardet-Biedl综合征。我们对所有纳入本课题的该家系的患病成员和正常家系成员都进行了BBS1基因的测序分析。该家系成员均未发现此突变。选取家系内部2名患者及2名正常对照者(父母)进行外显子组全测序实验;结果显示,两个患者均在FBN3基因上发现c.3616G>A和c.6037C>T复合杂合突变。结论:家系中所有受累成员均在FBN3基因上发现c.3616G>A和c.6037C>T复合杂合突变。本研究发现FBN3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c.3616G>A和c.6037C>T),为尚未报道过的新致病突变,FBN3可能为BBS的致病基因,为进一步研究BBS基因突变和疾病的表型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标准餐试验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那格列奈与阿卡波糖对未经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以及餐后血糖谱、血脂代谢、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对象和方
河北省“八·五”期间育成了两个早熟、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绿豆新品种冀绿豆1 号和冀绿豆2 号。冀绿豆2 号,生育期只有65 ~70 d ,适应性好,产量1777 .5~2020 .5 kg/h m 2 ,比对照增产22 .71 % ,居当前应用品种品系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的临床特点、潮气肺功能以及生后2年内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和再住院率,以期为BPD患儿的预防、诊治以及预后评
磷酸盐据估计,1987年世界磷矿石的产量为1.45亿吨,比1986年增加300万吨。到1987年9月底,西方世界主要生产厂家的库存量为1910万吨,而1986年同期的库存量为2350万吨。除阿尔
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由于在科学管理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被人 Frederick W. Taylor is the chi
研究目的:  前期研究已经证明了UCA1促进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本研究旨在探讨UCA1对人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生物学行为存在的分子调节机制,为UCA1应用于胰腺癌的分子
1986年12月在长沙召开的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测学组第一届年会(新技术、新方法经验交流会)有全国各矿山、省级有色公司、教学科研单位共130多人参加,提交了有关矿山地质、测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但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更多地是扮演了“拿来”的角色,“送去”的成就并不突出.因此国内学者在这一课题上,也多侧重于探寻
背景:   重症肌无力(MG)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MG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其发病和胸腺关系密切,约70%-80%的MG患者伴胸腺病变,胸腺切除术可
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雷德兰沃斯公司建立了一个自动化的高技术破碎厂。其设计生产能力为初碎5000吨/小时、二次破碎2500吨/小时和成品集料1800吨/小时。该厂设在占地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