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钴碳化硅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j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碳化硅(SiC)纤维的发展趋势是低成本化、高性能化以及多功能化。因此,将过渡金属元素引入SiC纤维当中,降低电阻率,提高磁性能,赋予纤维铁磁吸波性能,具有继承和发展功能化SiC纤维的重要意义。  本文发展了纳米钴溶胶的制备新路线,将其成功地引入到聚碳硅烷先驱体基体当中,制备出纳米钴粒子高度分散的Co-SiC纤维。具体过程是,首先将Co2(CO)8与低分子量的液态聚碳硅烷(LPCS)在十氢萘中分解反应形成稳定的钴溶胶;其次,将钴溶胶与固态纺丝级的聚碳硅烷(HPCS)互溶形成相容性良好的Co-PCS先驱体;最后经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以及高温热解等工序制备出Co-SiC纤维。  在钴溶胶的制备过程中,Co2(CO8)受热分解形成多核羰基钴衍生物并释放出CO气体。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活性钴中间化合物会催化周围LPCS中的Si-H键形成自由基反应和氧化加成反应,生成Si-O-Si、Si-CH2-Si等交联结构,促使LPCS分子量增加,最终形成以LPCS为包裹层,多核羰基钴衍生物为内核的壳-芯结构。为了保证钴溶胶的稳定性,LPCS与羰基钴的质量比应控制在0.5~1之间,制得的纳米粒子为~7nm,偏离这个范围会有“凝胶”或者沉淀产生。  研究结果表明,当先驱体中的钴含量约为1%时,先驱体拥有良好的纺丝性能。钴溶胶的引入使得Co-PCS原丝的氧化行为发生显著变化。Co-PCS先驱体中的HPCS在纺丝中发生交联反应,不但稀释了纤维中的Si-H键浓度,而且体系交联度的增加也限制了氧化过程中相邻Si-OH键的有效“碰撞”,导致氧化反应活性降低,最终只能在更高的温度下才能实现氧化交联。纤维在280℃下氧化5h获得氧含量约为5%的不熔氧化交联纤维。  经热解,在Co-SiC纤维中观察到了C的结晶,而Co以CoSi的结晶形态均匀分布在SiC基体当中。研究表明,Co具有催化作用,促进SiCxOy相提前分解,提高了C以及β-SiC的晶粒增长速度,导致纤维在1100℃达到最大拉伸强度(1.83GPa)。Co-SiC纤维具有一定的磁性,其电阻率在100Ω·cm~104Ω·cm之间可调。  本文还系统研究了氧含量对Co-SiC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在对应的热解温度下,氧含量提高,纤维的电阻率降低,而磁性能呈无规律变化。提高纤维中的氧含量,会加快β-SiC以及CoSi的晶粒增长速度,促使SiCxOy相分解加剧,在900℃就达到最大拉伸强度(1.58GPa)。
其他文献
21岁的摄影系学生Rebecca Keers用烟雾创作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动物摄影作品。她花费很长的时间来拍摄烟雾弯曲、形成旋涡时的景象,然后将这些影像塑造成狐狸、鹿、翠鸟、兔子
期刊
《临清》是我自2014年以来重点以松树为创作对象的系列作品之一。松树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乃至传统文化中作为创作母体,已经完全超越了简单的物种,而是以庄严、正直、朴素、坚忍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解决当前CO_2温室气体和有机污染物排放等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策略。在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约占45%,因此发展具有可见光响应的高活性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非金属聚合物可见光光催化剂,因其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和能带位置、价格低廉、高稳定性、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备受瞩目。然而C_3N_4仍存在光生电荷分离较差而导致其光催化性能差、以及粉末
期刊
对话型口语交际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参与的双向性或者多向性的,以口头语言为载体的信息交流活动。它是人际间使用最广泛、最直接、最灵活、最简便的言语交往形式。对话型口语交
期刊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神州华夏都洋溢着欢悦气氛,各族人民以不同方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我的心也随着这欢跃气氛而思绪万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愈加焕发
让我们把时光定格在香港苏富比2013春季中国书画拍卖现场,人潮涌动,叫声不断,屏幕上的数字不断地变化,大家都在为丁衍庸《白鹤高飞正待时》进行你争我夺的较量,从估价为160万
本文中,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PUR)是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与过量异氰酸酯在催化剂DMDEE作用下反应,先生成-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再加入热塑性树脂、消泡剂、抗氧化剂等制备而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各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性能关系以及作为新材料的应用。功能高分子材料从组成和结构上可以分为结构型和复合型两大类。本文结合功能高分子的理念,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了两个部分:(1)结构型功能高分子——热致可逆变色智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2)复合型功能高分子——纳米有机-无机、有机-有机复合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1)基于聚二炔热致可逆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