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Wi--Fi监测系统开发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社会商品总能耗的27%,其中北方采暖建筑是冬季能耗的主要部分,采用监测技术研究我国北方居住建筑在采暖期的围护结构耗热量随时间变化特性对提高居住建筑热工性能、降低该类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的在线监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途径,也成为建筑能耗监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以北方采暖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冬季采暖期围护结构耗热量在线监测为重点,开发了一套建筑围护结构实时耗热量的无线监测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介绍了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概念基础上,分析了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实时耗热量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实时耗热量监测的与现场数据采集需求。对比了建筑内部常用无线通信方案与架设方法,最终确定采用Wi-Fi协议作为末端传感器与耗热量监测仪的通讯协议。2.论述了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Wi-Fi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安装方法,经过对现有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的分析和测试,针对实时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的特点,选择了末端Wi-Fi传感器异步数据上传的数据采集方法。3.分析了对以S5PV210CORTEX-A8处理器为核心的耗热量监测仪核心板与底板的硬件资源及驱动方法,完成了原理图设计。采用ESP8266 Wi-F通讯模块配合相关外围电路,开发制作了Wi-Fi温度传感器。4.分析了围护结构实时耗热量计算软件的整体设计方案,论述了在WinCE6.0系统下的开发过程,介绍了末端Wi-Fi温度传感器的软件开发过程。5.测试了Wi-Fi温度传感器节点的硬件功能与通讯稳定性,测试了耗热量监测仪的硬件系统与软件功能。在实验室建筑中进行了围护结构耗热量相关参数的数据采集实验并计算、分析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在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和能耗计算等方面能够满足居住建筑室内外实时温度的采集与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的要求。本文工作对提高我国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检测水平、评价分析其热工性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对进一步开发网络化监测技术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也为实时、准确、全面地评价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供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措施。
其他文献
随着人工智能知识工程技术的发展,以专家系统为代表的智能化系统在农业信息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对于温室专家控制系统的实现在国内外还没有出现成功的实例。所以本论文将在
知识化制造致力于解决现有制造模式中存在的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不能满足制造企业多样性的需求以及重复研发等问题,对提高我国在国际CIMS研究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
学位
动态称量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中,定量控制系统是用来解决动态称量的系统,它具有高精度和高速度等特点。定量控制系统广泛的应用于建筑、饲料加工、食品加工、化工、冶金等行业
Markov跳变系统是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它的提出,具有很强的工程背景,现代社会中大量工程系统,比如制造系统、生化系统、电力系统等,甚至包括经济系统,均可从中抽
森林病虫害严重制约了我国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而传统的化学防治效率相当低下,因此研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农药精确对靶施用技术十分必要。针对农药精确对靶喷雾技术中树
汽轮发电机产品设计与开发中的产品性能参数计算和审核是研发的关键所在。为提高汽轮发电机产品性能计算效率,企业需要一个基于知识的统一的设计研发计算环境(Knowledge Genera
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将高速串行数据流分为低速的并行数据流,各自调制到互相正交的子载波上,OFDM以它高效的频谱利用率和抗多经干扰的能力,已成为4G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但
半导体生产线的控制与调度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及工程界研究的热点,研究半导体生产线的一体化调度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学术价值。蚁群优化算法是模拟蚁群觅食行为衍生而来的一种并行
本文利用Jacobsthal不等式、Lyapunov稳定性定理、脉冲微分方程等技巧,讨论了时滞BAM神经网络,时滞Hopfield神经网络,时滞竞争神经网络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全局指数稳定性,概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