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钝化4H-SiC(0001)表面本征点缺陷及其吸附金属(Ag、Mo)后的结构与电子性质理论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tleav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硅(SiC)是一种物理化学性质优良、应用前景广阔的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无论是作为结构材料还是功能材料,SiC表面的结构及其相应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其在诸多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特别是氢钝化的4H-SiC(0001)表面,由于其在新一代电子器件以及二维纳米薄膜制备领域独特的优势,对其表面的微观结构、状态以及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原子尺度的深入探索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从原子尺度系统研究了七种代表性的点缺陷(包括ISi、IC、VSi、VC、CSi、SiC、CSiSiC)对氢钝化的4H-SiC(0001)表面结构的影响,并系统考察了这几类表面缺陷与两种常用表面改性金属原子(Ag、Mo)之间的相互吸附作用以及对表面电子能带结构的影响。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我们计算了位于氢钝化4H-SiC(0001)面的七种点缺陷的形成能和微观结构,细致考察了以上点缺陷随着深度变化对近邻晶格变形的影响程度,并分析晶格变形与形成能之间的关系,从而系统比较以上缺陷分别在4H-SiC体相、理想(0001)表面和氢钝化(0001)表面的形成能大小关系及相应的热力学稳定性。此外,我们分别研究了晶胞大小、化学势对点缺陷形成能的影响,并根据形成能大小估算了这些缺陷的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浓度。结果表明,填隙缺陷的结构在氢钝化面是不稳定的。除了碳填隙缺陷和碳空位缺陷,其他缺陷的形成能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除反位缺陷,其他缺陷的形成能比体内缺陷的形成能低,但是比理想表面的形成能高。其次,通过计算结合能,我们比较了氢钝化4H-SiC(0001)表面不同点缺陷对两种金属原子(Ag、Mo)吸附性强弱,并结合二次差分电荷密度对其相互作用下的电荷转移及成键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表征分析,揭示了其相互作用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在理论上解释了SiC表面金属离子注入后,其表面金属化以及表面润湿性提高的微观物理机制。计算结果表明,与无缺陷的氢钝化表面相比,带有悬挂键的点缺陷(如空位、填隙原子)能够显著提高对Ag(Mo)的吸附性能。其最高吸附性能提高比例分别高达4150%(238.1%)。另外,通过电子能带和态密度计算,我们分析比较了点缺陷以及吸附金属原子对氢钝化4H-SiC(0001)表面的电子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对(0001)表面进行氢钝化能够消除理想表面的附加能级,使得导带底和价带顶上移。表面点缺陷以及吸附的金属能够在禁带区域引入附加能级,其中以深能级为主。金属Ag(Mo)的吸附能够增加体系的磁矩,并且吸附Mo引入的附加能级数目多于Ag。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贵州省汉族、布依族育龄女性叶酸代谢关键酶MTHFR(C677T、A1298C),MTRR(A66G)基因多态性,为叶酸营养增补方案提供分子医学理论依据,更好地指导孕期保健。方法选取201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已经发生继任的128家家族企业所做的问卷调研,具体分析了家族企业的继任特征、前任与继任者的个体特征、继任后家族企业的组织特征,总结家族企业继任实践存
对气相三氧化硫磺化甲苯过程中的副产物二甲苯砜的生成原因及抑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用磺化副产物二甲苯砜自身抑制的新方法.考察了二甲苯砜加入量和甲苯转化率对副反应
目的探讨Sc双侧解剖型钢板加植骨治疗SchatzkerV、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SchatzkerV、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按入院顺序将
<正>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发展现代社会组织,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发展新路径,构建起"五个三"的社会组织发展新模式。创建三级中心,搭建各类
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是密切相关的,如何对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公平性、合理性进行评价一直是个难题。构建资源环境基尼系数,用来评价广东省资源消
幽默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形式,是艺术化的语言。幽默是一种艺术方法,用这种方法造成以笑为艺术手段的文学艺术作品。幽默可以说已经是一门哲学,所谓幽默广告就是"运用幽
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市场需求差异化和变化的快速化,使得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难度随之加大。如何在多变的环境和差异的需求中,更好的做好品牌的传播,提升顾客的品牌忠诚度成为
目的:建立了建立抗风湿类中成药中添加的5种糖皮质激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混合体系为流
子宫内膜异位症 (EM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子宫内膜抗体 (EMAb)所致的免疫反应可能是其引起不育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以消抗丸治疗EMAb阳性不孕症 88例 ,结果痊愈 5 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