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前瞻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比岭南火针点刺井穴为主配合针刺与普通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为神经性耳鸣的治疗寻求一种新的且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依据诊断及纳入标准,选择观察病例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耳鸣宣教及心理咨询,试验组采用岭南火针点刺井穴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治疗。针刺主穴选择患侧耳门、听宫、听会,双侧翳风、中渚、侠溪,并依据中医证型辨证配穴。火针点刺选择少阳经井穴双侧足窍阴、关冲。两组每周治疗3次,隔日一次,周末休息,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研究人员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填写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TEQ)、耳鸣致残量表(THI),并于4周末及8周末统计并分析第一疗程及第二疗程的总有效率及临床疗效。最后整理并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评估两组在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TEQ)、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上的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与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耳鸣部位、中医证型分布、TEQ量表评分、THI量表评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TEQ量表评分,组内对比,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两组TEQ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两组治疗措施都能显著改善TEQ量表评分情况。组间对比,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改善TEQ量表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治疗在改善TEQ量表评分上效果相当。治疗8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改善TEQ量表评分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比对照组能更大程度上改善TEQ量表评分。(3)THI量表评分,组内对比,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两组TH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两组都能显著改善THI量表评分情况。组间对比,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改善THI量表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在改善THI量表评分上作用相当。治疗8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改善THI量表评分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比对照组能使THI量表评分下降得更多,改善程度更大。(4)治疗4周与治疗8周,两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4周、治疗8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1)岭南火针点刺井穴为主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明确。(2)岭南火针点刺井穴为主治疗神经性耳鸣在降低耳鸣严重程度、改善耳鸣致残情况方面较一般针刺治疗具有优势,且这种优势的凸显与疗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