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危险因素,提高对AECOPD患者合并PTE的诊断意识,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风险。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并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或放射性核素肺通气/血流灌注显像检查符合入选标准者共计127例。根据CT肺动脉造影(CTPA)或放射性核素肺通气/血流灌注显像检查,明确合并肺血栓栓塞症共45例患者,纳入AECOPD合并PTE组;排除肺血栓栓塞症共82例患者,纳入单纯AECOPD组。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既往史及合并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ECOPD患者合并PTE的危险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有诊断或预测价值的指标进行分析。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根据制定标准纳入患者共127人,其中男性63例,女性64例。AECOPD合并PTE组共计45人,男性2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9.16±9.90岁;单纯AECOPD组共计82人,男性38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72.21±9.7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及吸烟史方面无明显差异(P(29)0.05)。2.两组患者既往史及合并基础疾病比较AECOPD合并PTE组中合并静脉血栓栓塞史、恶性肿瘤、卧床时间≥1周比例高于单纯AECOPD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3.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AECOPD合并PTE组中出现咯血、双下肢不对称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明显多于单纯AECOPD组,合并咳痰者少于单纯AECOPD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而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等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4.两组患者检验资料比较AECOPD合并PTE组中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单核细胞计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D-D/FIB)、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高于单纯AECOPD组,PaO2和PaCO2水平低于单纯AE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而纤维蛋白原(FIB)、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利钠肽(BNP)、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卧床时间≥1周、恶性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是AECOPD患者合并PTE的独立危险因素。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的最佳截点值为2.625ug/ml,AUC为0.820(95%CI:0.738~0.903,P(27)0.001),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81.7%。PDW的最佳截点值为14.2%,AUC为0.618(95%CI:0.521~0.714,P=0.029),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39.0%。结论:1.卧床时间≥1周、下肢深静脉血栓、恶性肿瘤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诊治过程中早期发现能够帮助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2.明显升高的D-二聚体和CRP、显著的低氧血症对于AECOPD患者合并PTE有一定的提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