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和近自然抚育等理论为基础,根据由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周洁敏所提出,由内蒙古林业监测规划院森林资源调查中心,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过多次检验和修正的森林资源质量指数评价法,根据1996年至2018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乌奴耳林业局为例从各地类面积变化、蓄积量变化、林分起源变化、林分林种结构变化、有林地郁闭度等级结构变化等方面,依据森林的质量生物学指标和生态学指标,对乌奴耳林业局的森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分析近年来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资源质量变化情况。同时,针对乌奴耳林业局4种不同典型林分,通过典型样地调查与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从树种重要值、平均胸径及平均树高、林分蓄积、密度、针阔比例、林木个体水平分布格局、林分竞争、林分多样性等指标因子进行分析,旨在为乌奴耳林业局森林的近自然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资源质量较好,森林面积172591.3hm2,森林覆盖率达到76.67%,林业建设和森林保护初见成效。以白桦、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森林最多,两树种间面积比为6:4,结构合理。森林生态功能正常发挥,具有完整结构或较完整结构的森林面积占99.81%,处于健康状况的森林面积占96.96%,森林受灾面积仅占0.04%,处于Ⅰ级,森林资源生物学、生态学指标评价较高。(2)落叶松在群落演替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大小比数顺序是演替初期<演替中期<演替顶级,进入过熟林阶段时,大小比数变小。在演替初期向演替中期过渡时,混交度增加,演替中期到演替顶级有所下降,过熟林阶段大幅提升。(3)林分中的兴安落叶松一直处于优势竞争状态,天然兴安落叶松纯林具有可改造的空间,天然兴安落叶松中龄林和过熟林的针阔比例都较为均衡。灌木与郁闭度关系密切,郁闭度越大,灌木越少;草本则是在林分密度的影响下,密度越高、生长越好。从而提出乌奴耳森林质量可以通过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境,清除劣质林木,缩短林木培育期。调整混交林比例,定向培育森林,着重本地树种的种植和培育,来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