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肺康复锻炼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基于锻炼行为改变模式的肺康复治疗方案在COPD患者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为COPD患者非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于无锡市康复医院心肺康复科就诊的COPD患者1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共77例,接受常规肺康复锻炼方案)和研究组(共77例,接受基于锻炼行为改变模式的肺康复治疗方案)。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自变量进入方程标准a=0.05;剔除方程标准β=0.1)进行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干预前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于肺康复锻炼干预前和肺康复锻炼干预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对COPD患者的锻炼行为阶段,肺康复锻炼全身操实施频率变化、呼吸困难程度评估(包括mMRC量表评分和TUBS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估(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心理状况评估(包括SAS量表评分、SAS量表评分,运动耐力测试(6MWD试验),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VC和FEV1%pred)等相关测评指标进行评估。采用Spearman法分析COPD患者SGRQ评分与肺康复锻炼相关测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种肺康复临床干预方案对COPD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差异。结果1.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干预前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年内病情加重住院次数、肺康复锻炼知识了解度、肺功能锻炼是否实施这方面(P均<0.05)。2.COPD患者的SGRQ量表评分与TUBS量表评分、MMRC量表评分,SAS量表评分、SAS量表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COPD患者的SGRQ量表评分与6MWD实验数据、FEV1/FVC检测数据、与FEV1%pred检测数据呈负相关(P均<0.05)。3.研究组肺康复全身操锻炼行为所处阶段分布情况及肺康复全身操锻炼行为阶段向后推进改变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9个月时的MMRC量表评分、TUBS量表评分、SGRQ量表评分、SAS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9个月时的肺康复锻炼全身操实施情况(每天完成次数、每次完成组数、每周进行次数)、6MWD、FEV1/FVC、FEV1%pred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COPD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主要与病情加重住院次数、肺康复锻炼知识了解度及肺功能锻炼是否有效实施有关。2、基于锻炼行为改变模式的肺康复治疗方案,可促进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行为向锻炼行动阶段、维持锻炼阶段推进,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COPD患者肺健康锻炼依从性。3、基于锻炼行为改变模式的肺康复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呼吸困难、运动耐力较差、肺功能较差等临床情况,同时也可有效缓解COPD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在提升COPD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