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等与文学作品的风格翻译—《浮生六记》英译本个案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6399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奈达先生的动态对等理论以及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的风格论的启发,本文旨在探究动态对等与文学作品的风格翻译之关系,通过分析沈复的自转体小说《浮生六记》及其两个英译本从而说明如何再现原作的风格。 正如布丰所言:风格即人;文学作品及作家风格各异。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读者因其美丽的语言,不同的人物塑造,丝丝入扣的故事情节以及一系列优美的意象而受感动,获得美的感受并获得启发。 对于国内外学者及翻译家来说,文学作品的风格翻译一直备受瞩目。尽管人们对风格的可知性及可译性各持己见,一些作家、翻译家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已经证明了风格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可知性、可译性。 刘宓庆先生在其著作《当代翻译理论》中指出:“翻译风格论关注的中心是原语风格意义的所在,以及在对原语的风格意义分析的基础上获得译文风格对原文风格的’适应性’”。根据这一理论,风格翻译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发掘原语的全部风格意义;二,转换风格意义。此外,他还提出了风格标记理论,风格标记由形式标记(包括:音系标记,语域标记,句法标记,词语标记,章法标记以及修辞标记)和非形式标记(包括:表现法,作品内在素质分析及接受者的视野融合)组成。受以上理论的启发,本文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 当涉及到风格翻译的方法问题,刘宓庆先生提出了模仿、重构、淡化三种方式。迄今为止,不乏有学者提出了风格翻译的标准及原则,其中奈达先生的动态对等原则就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因为其强调“在译语中再现原语最贴切自然的对等语。”在风格翻译的过程中,具体翻译方法的应用应在某些翻译标准或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才可得到理想的译文。 本文利用近半的篇幅论证了在翻译《浮生六记》的风格时,动态对等理论可作为一个很好的指导原则发挥其作用;在第四章,本文作者对大量的例证进行分析从而说明原语风格是如何被林语堂先生和布莱克先生在译语中得到再现的。通过对比较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就原著风格而言,林先生的译本最为贴切自然;广义上而言,当辅之以具体的翻译手段,动态对等理论在文学作品的风格翻译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其他文献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对沥青路面裂缝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裂缝加固方案,详细介绍了具体的施工工艺,解决了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积累了道路工程施工经验.
在当今社会,广告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成分,同时它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广告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现在的世界似乎更像一个广告的世界。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广告的研究尤其是对
随着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的繁盛,过去的数十年见证了国内对来华留学生研究的逐步发展。这些研究已经从一般的学习方面的研究和概括性的统计调查到深入的个案研究的转变,同时,研究
介绍了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的自动拨号、检测和放音的智能语音拨号报警系统。重点论述了自动拨号和语音部分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软件设计方法。 This paper intr
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益集团作用的发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商业组织财政资金雄厚、政治资源广泛,在游说政治中占据有利地位,而环保组织一直处于
学位
菲利普·罗斯的作品《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描述的是作者父亲生命最后几年的时光,虽然篇幅不长,也不是罗斯最著名的作品,却无疑是他最特殊的作品之一。因为这部作品,让作家走出了
美国亚利桑那州(Arizona)南部的图森市(Tuceson)在当地常被称作光谷,这里集中了大量与光学相关的公司与高技术专业人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过去的30年里,包括焦虑在内的情感因素无论在心理学界还是在外语界都引起了极大关注。Horwitz,MacIntyre,Oxford等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焦虑和外语教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Hor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