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30年里,包括焦虑在内的情感因素无论在心理学界还是在外语界都引起了极大关注。Horwitz,MacIntyre,Oxford等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焦虑和外语教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Horwitz,et al.,1986;MacIntyre,1999:Oxford,1999)。Horwitz等还设计出了著名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来测量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口语学习时的焦虑程度(Horwitz,et al.,1986)。与此同时, McCroskey等把研究推进一步开始研究焦虑中的一个方面——交际畏惧相关情况并成功设计了另一著名量表——交际畏惧量表(PRCA)来测量人们在交际时的畏惧程度(McCroskey,1970)。此后,国内外涌现出了一大批专家、学者从交际畏惧角度或二外学习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但把交际畏惧和二外教学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相对较少。而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各国人民都有必要学习外国语。对于中国人而言,学好一门世界性的语言一一英语以开展国际贸易也显得非常必要。因此,本研究从交际畏惧与英语教学关系角度探讨交际畏惧调控英语教学法以降低学生英语交际畏惧度、刺激学生参与口语活动的热情也显得极为必要。
本研究旨在更好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堂上的口语交际畏惧程度,并试图找出交际畏惧调控英语教学法以降低学生交际畏惧度刺激学生参与口语活动的热情。具体研究以下4个问题;1、传统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口语交际畏惧程度如何?2、哪些是学生喜欢的口语交际畏惧度较低的英语口语活动? 3、新设计的交际畏惧调控英语教学法能否刺激学生对口语活动的参与热情,积极参与口语练习?4、这一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否降低学生的口语交际畏惧程度?
本研究以浙江海洋学院非英语专业115名大一新生作为受试对象。整个研究长达一年,跨越两个学期完成。第一学期,主要进行了12次课堂观察,记录在传统英语课堂上参与口语活动的学生人数,观察他们的参与热情。这一学期末研究者设计并发放了115份调查问卷。这些问卷包括学生背景资料、英语课堂交际畏惧程度测量表和学生喜欢的口语练习活动及参与这些活动时的畏惧程度调查表。问卷的发放完成全部在正式英语课堂上进行以保证严肃性。问卷收齐后数据统一输入电脑,运用SPSS11.5进行描述性数据分析。第二学期初,在借鉴第一学期问卷数据基础上制定了交际畏惧调控英语教学法用于实践教学,又进行了12次课堂观察,记录在新教学法课堂上参与口语活动的学生人数,观察他们的参与热情。通过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后,研究者再次在115名学生中发放了测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交际畏惧程度的问卷调查表,通过对比新教学法前后交际畏惧程度相关数据及新教学法前后参与口语活动的学生人数,辅助面对面访谈了解新的教学方法在调控学生英语课堂交际畏惧程度上的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1、多数学生在传统英语课堂上存在中等偏高的交际畏惧度,且男生的高于女生的。2、多数学生认为小组合作、两人合作的口语活动相对不令人畏惧、焦虑,他们比较喜欢。3、新的交际畏惧调控英语教学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参与口语活动的热情。4、大多数学生认为交际畏惧调控英语教学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的交际畏惧度,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对此不太看好。
本文所设计的交际畏惧调控口语教学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口语交际畏惧度,但是这一教学法的制定是基于对学生的喜好、性格、英语能力及各方面背景资料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应用于不同人群将会产生不同效果,因此本研究的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还太小,以后的研究还需在更大规模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的数据分析,以掌握学生更详实信息的基础上设计更有效的交际畏惧调控口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