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恨中的追念——解读哈代《1912-1913组诗》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国文学史上,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也是一位成功的诗人。他继承和发展了浪漫主义诗歌的传统,并且为现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哈代一生创作了近千首诗歌,爱情悼亡诗尤为著名,其中《1912-1913组诗》是为他过世的妻子爱玛所写的一组悼亡诗。这组诗歌被认为是哈代在爱情诗歌的创作上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1912-1913组诗》真实全面地展现了爱玛过世后哈代复杂的内心世界。本文以哈代的悔恨情结为线索,分析爱玛过世后哈代重温故地的心路历程。哈代对妻子爱玛的追忆体现了他的悔恨之情。在《1912-1913组诗》的创作中,爱玛不再只是他的妻子,而成为哈代笔下众多悲剧女性形象之一。在爱玛组诗中,哈代不仅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也对自己思想中的男权意识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
其他文献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作为一名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作家,其作品种类涉及繁多,其中包括社会小说和田园小说。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界对于盖斯凯尔的关注逐年升温,盖斯凯尔在文学批
在促进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了解英语教师的教师信念对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一名英语专业教师开设的“个性化英语学习”课程的全
唐纳德·巴塞尔姆以对文学形式的大胆革新和文学经典的创意改写在美国后现代派作家中独树一帜,却也是长期被误读的作家之一,这从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状况或可略见一斑。针对这一研
自罗琳的第一本《哈里·波特》在1997年问世以来,“哈利·波特热”席卷了全球。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个系列文本进行了剖析。本文试图从心理成长的角度分析哈利·波特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及人本主义思想的快速发展,二语习得的研究重点发生了由研究如何教到研究如何学的转移。人们越来越重视和强调学习主体的重要性。学习者之间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推动了翻译产业发展,给翻译工作者带来更多的机遇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专业化的加深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除了提高
胖瘦类形容词是描述人体体形的词,是语言词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作用上都占据重要地位。同时胖瘦类形容词作为人类对体形认知的语言单位具有一定的复杂
随着全球交流的深入,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均较以前有所提升。为了突出英语教学的多样性、创造性和高效性,英语教学呼吁教师更多得去关注和研究更为新颖的教学材料来提高学生
翻译质量评估问题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自从有了翻译活动,有关学者就开始对翻译质量评估问题进行讨论,并试图建立起有效可行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由于翻译质量的评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