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政治——现当代中国文学的启示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分别从这两方面来剖析本世纪文学与政治二者曾经存在过的一些大致关系的内涵,以期能从中发现文学与政治之间关系问题的意义和内涵,并进而企图去寻求一些在当下社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应采取的可能的较为合适的方法.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是个无法绕开、也不应该绕开的问题.政治文学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利用,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最大特色.与政治彻底绝缘的"纯文学"是不存在的,文学家总受制于所处的时代及意识形态.百年来动荡的社会现实,使所有有关于文学艺术的期待,无法诉诸于纯粹的文学而不负载着沉重的社会性内容,国家民族救亡的要求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表达,这种局面在文学创作上就体现为文学教化功能的强化.文学艺术家,也正是或只有通过这一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和关怀,而他们的命运浮沉也与之密切相关.从"五四"之前到"五四"到"五四"之后,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1957年反"右"、文化大革命,再到改革开放、进入90年代、跨入21世纪,等等等等,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不同格局在各阶段都是存在着的. 该文对此一历程进行一个大致回顾,试图去发现二者关系处理不当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所在.而要想充分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出现这种种状况的原因,就必须从中国传统的文学"教化"论中去寻找原因,因为现当代文学史既与古代文学史有着无法割舍的血脉联系,古代文学观念也深刻地影响着今天各种文学观念和现象的产生,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对古代文学"教化"论的渊源回顾,我们既可以发现现当代文学中各种现象产生的某种文化传统方面的缘由,又可以利用它的合理之处为当下的文学发展提供资鉴,从而在今天的现实状况下,找到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的用武之地.因此,在进行多方考虑和思索之后, 该文试图对文学与政治的应有关系找到一种较为合理的解决办法,既可依据它来理解20世纪中国文学的得失,又可在其中发现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的生命力所在,为21世纪的文学发展提供资鉴.
其他文献
在对汽车发电机爪极零件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结构拆分的爪极闭式一火两锻成形工艺和对应的模具,该工艺先径向墩挤成形出爪极基座部分,然后再反挤出爪齿和中间凸台。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意识,是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性观念的集中体现。强烈的党员意识表现为广大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
顺序成形模锻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质量上的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通过介绍顺序成形模锻法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实例可知:顺序成形模锻法实现了从预锻(或
"淡"是宋诗的魅力与价值的重要组成,是平淡与纤秾两个方面的和谐统一.这是该文所要论述的宋诗之"韵".宋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成熟期,佛禅思想对宋代士人的影响是普遍、长期而深
全文共分十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赵翼为什么刚到中年就选择了归隐,讨论了乾嘉时期的“中年归隐”现象。 第二章考证了赵翼和乾嘉时期诗坛上各派人物之间的交往以及彼此间的
除了人们争相排队观看的《清明上河图》之外,事实上,本次展览中有许多佳作,都是中国书画史上赫赫有名的经典之作,值得品读。《石渠宝笈》作为我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者的旷古
本文以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体汉赋为研究对象,以探讨汉代文学观念的演进过程为研究目的。 绪论部分简要阐明论文思路。在概括汉代文学观念的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分析汉代文学
云间,明清两代为松江府附郭县。七子即陈子龙卧子(1608-1647)、  李雯舒章(1608-1647)、夏允彝彝仲(1596-1645)、杜麟征仁趾(1595-1633)、周立勋勒卣(1597-1639)、徐孚远闇公(15
高庆春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
为了提高铝合金板材轮毂的强度、刚度和外观质量,需对其轮缘进行卷边成形。轮缘部位的成形工艺因其高精度要求而变得复杂,且成形过程难于控制。通过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