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创作与汉代文学观念的演进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al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体汉赋为研究对象,以探讨汉代文学观念的演进过程为研究目的。 绪论部分简要阐明论文思路。在概括汉代文学观念的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分析汉代文学观念的可能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汉赋题材的变化、汉赋创作意图的变化,从“文”、“人”两个层面来讨论文学观念的演进。 论文第一章从赋体源流的角度来考察汉赋的原始功能。文体之赋吸取了这些现象中的某些因素,在汉代大一统语境下形成了以盛大场面为描写对象,以铺张夸饰为描写方法,具有“润色鸿业”、“作赋以讽”双重意图的特定文体。 论文第二章考察汉赋的题材演变,这是对“文”本身的考察。汉赋所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不过题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首先是题材种类在不同时期的兴衰,其次有题材内涵的变化。 论文第三章讨论汉赋的创作背景和意图,试图从“文”来找寻“人”对赋体创作的看法。汉大赋包含讽颂二端,情志类赋作侧重于个人抱负的表达,而小赋多表达个体的生活感受。 论文第四章分析汉代文人的身份意识,这是对“人”的考察。 论文在最后简略地描述汉魏之际文学演进的脉络。
其他文献
本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着重分析都市政治化书写这一都市小说创作现象。本文认为左翼都市小说、十七年都市小说、改革文学和“现实主义冲击波”的都市小说中,作家力图透过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以一种隐形继承或是显性承传的方式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致力于重新挖掘与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文化、地域文化以及五四文学
盘类件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零件之一,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塑性成形技术在盘类零件加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针对复杂盘类件在塑性成形过程中变形力较大这个关键问题,分
屠格涅夫不但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诗学理论大家,他与一般诗学家不同的是,他的诗学观念和文学见解,大都散见于他的序跋、书评、演讲、回忆录及致报刊编辑部的信之
在对汽车发电机爪极零件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结构拆分的爪极闭式一火两锻成形工艺和对应的模具,该工艺先径向墩挤成形出爪极基座部分,然后再反挤出爪齿和中间凸台。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意识,是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性观念的集中体现。强烈的党员意识表现为广大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
顺序成形模锻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质量上的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通过介绍顺序成形模锻法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实例可知:顺序成形模锻法实现了从预锻(或
"淡"是宋诗的魅力与价值的重要组成,是平淡与纤秾两个方面的和谐统一.这是该文所要论述的宋诗之"韵".宋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成熟期,佛禅思想对宋代士人的影响是普遍、长期而深
全文共分十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赵翼为什么刚到中年就选择了归隐,讨论了乾嘉时期的“中年归隐”现象。 第二章考证了赵翼和乾嘉时期诗坛上各派人物之间的交往以及彼此间的
除了人们争相排队观看的《清明上河图》之外,事实上,本次展览中有许多佳作,都是中国书画史上赫赫有名的经典之作,值得品读。《石渠宝笈》作为我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者的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