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养硝化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炼油废水脱氮处理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水环境面临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由于过量的氮排放导致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很多种方法被用于废水的脱氮处理,其中,生物脱氮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随着废水排放标准越来越高,传统的生物脱氮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要求,因此近年来对异养硝化菌(heterotrophicnitrificationbacteria)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热点,并且有望克服传统脱氮工艺的缺点,丰富生物脱氮理论。从处理炼油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得到三株具有较好脱氮效果的异养硝化菌,分别命名为HN-1、HN-2和HN-3。经BLAST同源性检索,发现三株菌均为不动杆菌属,其相似性分别达到100%、99%和98%。对其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三株菌分别与A.HaemolytiusBA56、Acinetobactersp.JMC-UBL15和Acinetobactersp.AUH-JLM455处于同一发育地位。对菌株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株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如下:温度为30~35℃,初始pH为8.0~8.5,接种量为5%;对菌株的异养硝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三株菌对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都有降解效果,同时具有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作用。在氨氮初始浓度为105.83mg/L的异养硝化培养基上培养,20h后,三株菌的的氨氮降解率分别为:96.54%、98.40%和96.85%,指数期氨氮的平均降解速率分别为6.22mg/L、8.27mg/L和7.06mg/L;对菌株的脱氮条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三株菌的最佳脱氮条件如下:丁二酸钠为碳源,温度为30~35℃,初始pH为8.0~8.5,摇床转速为200r/min,C/N为12,氨氮初始浓度为100mg/L。对比筛选出一株适应性较好的菌株HN-2,加入碳源后,菌株HN-2对炼油废水的氨氮去除率为94.93%(24h);将采用HN-2菌液强化后的活性污泥用于炼油废水脱氮处理,结果表明,强化处理后废水的氨氮降解率提高了10%左右。对菌株HN-2强化活性污泥处理炼油废水的脱氮效果进行了中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菌HN-2不仅能够提高炼油废水生物处理的脱氮效率,而且能够同步地去除COD。装置运行稳定后,出水氨氮浓度低于5mg/L,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氨氮、COD的去除率在99%左右,总氮去除率达80%以上,出水水质大幅提高。
其他文献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当前农村发生的一件意义深远的制度改革,关系到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影响我国的林产品供给和生态环境建设。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要受到其他农地制度的
针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中的安全事故,尤其是高处坠落和坍塌,根据我国现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立了基于多级物元分析的安全评价模型,构
水泥混凝土搅拌站广泛应用于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国防、水利、市政等建设工程中,需求量在不断增大。国内混凝土搅拌设备虽然在借鉴国外产品基础上不断创新进步,技术水平逐
随着国内乡村社会加速转型和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对于村庄土地和聚落空间的研究不容忽视。本文着眼于山区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优化重构问题,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
分子细胞遗传学的问世,弥补了常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局限性,特别是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的建立、改进与发展
当前,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迎来了历史转折点,即将告别绝对贫困消除阶段,走向化解相对贫困实现更高层次共同富裕的新阶段,在这一关键的冲刺时点,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是打赢脱贫攻
以ATmega8单片机为核心,结合已有的断电仪,提出同时处理甲烷和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信号的多功能断电仪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ATmega8单片机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南方集体林区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与山林所有制的变迁密切相关。在回顾南方林区山林所有制变迁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建议。
会议
对不锈钢复合钢板作了简要介绍及其焊接性分析,介绍了不锈钢复合钢板的焊接方法、坡口形式及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选用合理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坡口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