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莱基语的语音和音系:优选论视角下的描述性探索与分析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uwanlebuxing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首次对西莱基语的语音和音系进行了全面描写。其旨在优选论框架下分析该语言中的一些形态音系过程。西莱基语是巴基斯坦使用的印度雅利安语的一支,六种方言变体遍布巴基斯坦各区,但在旁遮普省使用者尤众。本文对位于旁遮普省南部D.G Khan区的“中心语言”西莱基语在语音和音系的描写,可以说在语言学上尚属首次。之前对该语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散文、诗歌、语法以及本语言母语者的英语习得研究。与之不同,本研究对西莱基语进行语言学审视,并且希冀将该语言献之于世,以待深入研究。由于参考文献匮乏,研究数据取之于母语者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日常会话。为了深入了解语音的细节,一些数据来自实验室条件下母语者的录音。在音系上,西莱基语的音库很丰富,有41个辅音和15个元音。辅音和元音都呈现出口鼻音对立分布。西莱基语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有四个内爆音,这在世界语言中是罕见的,并且在其语系中除信德语之外没有其它语言有内爆音。本文涉及西莱基语音系的不同方面。一些音系过程浅谈辄止,而另一些音系过程如语音的置换和重叠,则得到较全面地阐述。除了音段层面外,还对音节结构和重音等超音段进行了细致的讨论。西莱基语具有相当简单的基本音节结构,但也有一些有趣的特点,如音节性辅音/r/,只在爆破齿音后实现。在重音方面,西莱基语对音节重量敏感,并具有扬抑格重音系统。西莱基语的借词(如乌尔都语、阿拉伯语和英语)将单独成节进行分析。令人称趣的是,西莱基语对借词的处理与其本土音系完全不同。本研究之所以使用优选论进行语音数据分析,旨在评估该方法处理新数据的适用性。论文中有一整章致力于介绍基于制约条件的音系学,特别关注在西莱基语音系中发挥作用的约束条件。大体而言,优选论方法能够很好地描述数据。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同处理其他语言,优选论仍面临挑战。基于西莱基语的数据,本文做出了一些可兹改进优选论的尝试。在语音分析中,本研究借助波谱图对不同音素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实例和语音展示,研究详述了元音音质、音长以及复元音化方面的区别。最后一章讨论了西莱基语语音学和音系学未来可能研究的若干领域。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戏剧文体学和视角研究领域的两个问题所做。第一个问题在于戏剧文体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与戏剧对话相比,舞台指令对戏剧研究亦十分重要,但鲜有人将戏剧文本的这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另一个问题在于视角研究领域。戏剧文本中的视角研究很大程度上为文体学家所忽视,这往往由于视角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叙事学现象。人们倾向于研究小说中的视角,但仅有少数人试图研究视角在戏剧中的作用。然而戏
本文以类型学视野下的存现范畴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存现句式相关成分如存现主体、存现动词以及相关的时体特征、格特征,同时对存现句式语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以及相关句式如处所句式、领属句式等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的存现范畴的跨语言考察,试图寻求跨语言中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同时结合语义地图模式、语言语序类型、认知语言学理论、生成语法理论等试图探寻
埃德加·斯诺花费近五年时间编译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他坦承编译过程让他收获很多,可视为《西行漫记》的前奏。不仅如此,《活的中国》选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外译起步阶段最为成功的一次努力,为打破当时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做出了贡献。然而,国内外学者却没有给予《活的中国》编译足够的重视,要么忽略不计,要么仅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对外传播的注脚一笔带过。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在新世纪的第二个
作为莎士比亚成熟喜剧阶段的扛鼎之作,《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无事生非》自初版以来一直受到学界热切的关注。这三部喜剧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它们创作时期相近,故事情节相似,对爱情层层递进、细致入微的剖析,艺术表现多样繁复。相关论著的发表数量之多,涵盖领域之广,为莎士比亚研究做出了重大的学术贡献。这些研究大体上分为两种,或者是侧重对其中的一部或几部作品之间存在关联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且切入的角度拘泥
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存在的裂缝、水化热过大等问题,本文结合新产业生物大厦施工案例,对裂缝病害出现的水化热、内外约束等原因做出详细分析,并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的模板工程、钢筋绑扎、混凝土运输、浇筑与振捣等环节的施工要点做出研究。从优化配合比、混凝土养护等方面提出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为混凝土施工的裂缝预防提供参考。
地方是研究乔纳森·弗兰岑及其作品的一个关键维度。就弗兰岑的成长经历而言,他一生与诸多地方结缘:在中西部地区度过童年,在东部沿海城市生活,并在大学期间访学德国,加上他的鸟类爱好者身份,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就弗兰岑的创作生涯而言,他的第一部小说便是关于故乡圣路易斯,继而拓展到波士顿、纽约、费城、圣保罗和奥克兰,甚至跨越国界到达东欧和南美。因此,从地方的角度切入该作家作品的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研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在各个民族团结努力之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使得我国社会文化、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基于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国社会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发展既为我国高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素质教
期刊
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高速安全的数据传输是当前无线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认知中继系统融合了认知无线电技术和协作中继技术,有望解决当前频谱资源紧张的状况,已备受关注。然而,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特性,认知中继系统中面临着窃听威胁。物理层安全技术利用无线信道的随机衰落特性,从信息论的角度提供安全保障,是现有无线通信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集中研究认知双向中继系统中
学位
韩国语中的格助词是可以体现韩国语黏着语性质的重要成分之一,因此格助词一直是韩国语语法研究中的热门课题,虽然诸多学者从格助词的分类、形态特征、句法特征、历时变迁和语义功能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颇为深入的研究,但是仍然存在不少争议和问题。论文从将韩国语中的格助词看作为多功能语法形式的立场出发,以格助词的语义功能为重点,利用语义地图理论对格助词的多功能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梳理,并以图示的形式,非传统研究中罗列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