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彝族民歌在我国少数民族民歌花苑中,是一支极富特色且影响深远的民歌类型。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典型样式,在中华民族音乐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民歌是彝族人民生活中主要的交际工具,它既是口头文学中的组成部分,又是生活中的文艺活动形式。彝族人民对民歌富有深厚的感情,无论是平时的日常生活,还是节日喜庆、走亲访友,他们都善于通过唱民歌来表述心声,深刻地体现他们的民族精神、气质、性格、情感等,是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彝族民歌内容丰富、体式古朴、声韵严谨、旋律优美、自成一体,在演唱艺术上也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对彝族民歌进行其历史与发展、特色与趋势、过去与未来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我们挖掘、传扬彝族民歌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对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歌的发展、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作者数月时间的走访、调研,同时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和影视、音乐资料,在分析、借鉴众多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出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框架思路,从彝族民歌的发展脉络入手,对彝族民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民歌种类与区域分布,彝族民歌的音乐风格与演唱技巧,彝族民歌的时代元素和发展趋向,彝族民歌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探索,力求反映彝族民歌发展演变的历史全貌,为传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瑰宝探求适合的方略路径。本论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彝族民歌的历史文化背景。从历史、文化和民俗方面来阐述。第二、三章从彝族民歌的分类和音乐形态及其歌词艺术特征等方面,细致、透彻地分析彝族民歌的音乐风格。第四章则从演唱技巧、演唱风格等方面来研究和分析彝族民歌的演唱艺术特征,并挖掘了其中蕴含的独特民族特色与艺术魅力。第五章的内容是对彝族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其中分析了彝族民歌在传承过程中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及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并分析了彝族民歌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的问题,最后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创新意见和观点。通过对彝族民歌的艺术风格和演唱艺术的探索与研究,希望能为今后演唱彝族民歌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为我们继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丰富和发展我国现代民族音乐文化作出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