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坡作为当今发生频率最高、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之一,给人类的生产以及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一些年代久远的大型、特大型和巨型古老滑坡的多次复活导致的。巨型滑坡发育规律的研究对于揭示区域构造、地貌演化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准确测定滑坡活动的年代对于揭示一个地区的滑坡灾害风险至关重要。由于各种测年技术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往往对同一滑坡得出测年结果存在差异。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上游积石峡水库峡谷段的戈龙布特大型古滑坡(5×107m3)位于积石峡水电站库区,具有重要的工程地质意义;同时戈龙布滑坡堰塞湖溃决对下游地区的官亭盆地喇家文化的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具有重要的史前灾害意义。近年来该滑坡成为一个热点的研究对象,已有的研究从工程地质学的角度对该滑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是有关该滑坡和滑坡堰塞湖的形成年代却一直存在争议。在最近十几年,随着加速器质谱仪的发展,陆生原地生宇宙成因核素(Terrestrial in situ cosmogenic nuclides,TCN)10Be 和 26Al 暴露测年技术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滑坡体定年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其用于测年的目标矿物成分简单、分布广泛、测年范围广、测年的年代为滑坡发生的直接年代等优点,使得使用滑坡宇生核素暴露测年技术进行测年的研究处于快速的发展之中,在滑坡宇生核素暴露测年技术的应用中,准确估算滑坡后壁陡坎的侵蚀速率是研究的难点。本文采用宇生核素暴露测年的手段,采取滑坡后壁陡坎暴露基岩面,对戈龙布滑坡进行直接年代的测定。通过遮蔽因子来校正滑坡年代;定量计算了不同侵蚀速率条件下,滑坡后壁的暴露年代。主要结论如下:(1)定量计算了不同侵蚀速率条件下,滑坡后壁的暴露年代。需要综合考虑滑坡后壁陡坎暴露基岩面局部形态、坡度和岩性来获得侵蚀速率,滑坡后壁的侵蚀速率为 30mm/ka,50mm/ka,110mm/ka,GLB-1 年代分别为 1.79±0.29ka、1.84±0.32ka、2.05±0.39ka,GLB-2 年代分别为 1.33±0.21ka、1.36±0.22ka、1.46±0.26ka,GLB-3 年代分别为 1.31±0.2ka、1.33±0.21ka、1.43±0.24ka,对 GLB-4年代分别为 4.57±0.57ka、4.96±0.68ka、7.09±1.61ka,GLB-5 年代分别为2.37±0.31ka、2.47±0.32ka、2.86±0.46ka。(2)根据5个暴露年代结果的分析,结合滑坡后壁上部的坡度比较陡以及砂岩和砾岩软硬相间的地层层序,得出滑坡后壁陡坎局部在1.5ka-2ka左右发生了二次崩塌。(3)当给定最大侵蚀速率为110mm/ka时,戈龙布滑坡后缘陡坎TCN暴露年代不早于7.09±1.61ka,为戈龙布滑坡年代提供了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