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的影响力指数日益增长使得影视载体拥有了更广阔的覆盖面,多数人在无意识状态下接触影视文化,并且完成吸收与传播。现如今的年轻人是在影视中成长的一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除了受到优秀影视文化的熏陶,也极有可能被影视作品中的不良因素所干扰。在较为年轻的影视受众中,大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他们既是影视文化的受传者,同时也是影视文化的传播者、学习者以及创新者。因此,本文以大学生为目标人群,以高等院校的“泛影视教育”理念为主要研究对象。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场域兼具人才培养与人才输送的双重作用,所以积极开展“泛影视教育”,挖掘影视通识课程的思想政治内涵,应当成为高等院校发展思政教育的共识:一方面,影视类课程所具有的多元性、先进性、创新性等特征更易于增强思政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将正确且有导向性的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影视课程中,可以帮助大学生将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内化于心。由于我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相较于影视专业教育起步晚,所以存在着观念固化、思想淡化、模式僵化等问题。提升影视通识作用与挖掘影视通识内涵应当成为“泛影视教育”扎根高校的主根脉。因此,在借鉴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经验的同时,更要根据我国高校影视教育现状进行影视通识课程的优化与细化,使更大范围的学生群体能够以正确的方式接触影视、了解影视,并且充分发挥“泛影视教育”的涵育功能。本研究提倡不仅要重视影视教育专业发展,也要重视影视教育普及发展,做到:以“学理输入、艺理示范、心灵宽舒,思政蕴涵”为目标,以“人性引领、人情练达、人伦关照,人道关怀”为中心,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影视通识教育相结合,在两者融会贯通的过程中生成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泛影视教育”理念为切入点,促进影视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做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积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