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金融化、异质性机构投资者与主业成长性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ShiJia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金融化是指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逐步提高,投资渠道更多地借助金融手段,金融收益占企业利润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企业金融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企业金融化可以实现闲置资金的合理配置,盘活资金的流动性,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另一方面,当实体企业出于套利的动机过分追求金融投资的高额收益,企业就会通过挤占生产经营资本进而抑制主营业务的发展,形成主营业务空心化的问题。已有大量的学者研究得出企业金融化对主业投资的“挤占”效应要大于“蓄水池”效应,但很少有学者进一步研究企业金融化对主业成长性的影响,本文则拓宽了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研究,研究企业金融化如何对主业成长性产生影响。考虑到随着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发生着变化,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本文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能否发挥监督作用。本文选择2009年至2017年全部A股非金融和非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企业金融化对主业成长性的影响以及异质性机构投资者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金融化对主业成长性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企业金融化会抑制主业成长性即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主业成长性就越差;考虑到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动机差异,我们发现长期稳定型金融资产会抑制主业成长性,短期交易型金融资产对主业成长性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长期稳定型金融资产因涉及的利益比较广并且流动性较差的特征对主业成长性的抑制作用要大于短期交易型金融资产。第二,异质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长期机构投资者会抑制企业金融化与主业成长性之间的负向关系,短期机构投资者对两者之间关系的作用不显著,这也说明了只有意图对公司进行长期性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第三,企业金融化会通过挤占实物资本投资以及创新投入来抑制主业的成长性,形成对主业投资的“挤占”。本文的研究创新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已有的关于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研究很少有聚焦其对主业成长性的影响,本文则从主业成长性出发,研究企业金融化对主业成长性的影响并考虑到了异质性金融资产对主业成长性影响的差异,为深入理解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第二,本文通过异质性机构投资者的引入,探究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金融化与主业成长性之间关系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使得本文得出的结论更加的全面,丰富了机构投资者的相关研究。第三,本文将实物资本投资和创新投入纳入企业金融化对主业成长性的作用机制中,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会通过挤占实物资本投资以及创新投入来抑制主业成长性,丰富了企业金融化影响主业成长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开始越来越注意环保行业的发展,而由于环保行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单靠政府方面出资会对财政情况造成较大压力,因此使用公私合作的方式进行环保项目的建设在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PPP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和准确评估。由于环保PPP项目参与方多而持续时间长,若风险识别和评价不准确将影响项目的开展甚至终止项目。而对于PPP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案例研究是应用广泛且贴合实
随着21世纪国际竞争力的发展,STEM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一种方式。而STEM教育的核心能力价值之一的问题解决能力正是21世纪学校发展的高阶思维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STEM跨学科教育强调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观察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分析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当前STEM项目学习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现状问题,本研究通过实验研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方向,事关高校的发展定位、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前景。大学生文化自信仅依靠大学生自发产生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培育。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使大学生成为文化自信的宣传者,能够为更大范围、更高程度的文化自信培育夯实基础。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
自1978年我国政府启动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资源的配置权逐渐回归市场,企业投资的自主权逐步确立,“无形之手”的作用日渐明显,市场竞争活力日益绽放。为了在产品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投资往往是企业的首要之选,尤其是面临市场经营环境变化时,企业普遍通过调整其投资规模来维护自身的竞争力。正处于转轨经济的中国,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不仅来源于市场化改革创造的内部冲击,还来源于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外部冲击
并购作为企业寻求发展的选择,其最常见的动机就是并购后的协同效应。伴随着重大并购重组交易事件的与日俱增,近些年来愈来愈多的事务所也介入到这些重大并购重组交易中,对并购标的进行评估和审计,借此以对交易双方的利益做出保障。但,关于并购审计与并购绩效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在学术界仍是少数,对于高质量的审计到底能否提升并购的绩效,相关的研究结论也存在争议。因此,本文以上市公司并购作为研究主体,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我国于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此后又印发了《2016-2020年“全民健身计划”》,提出要通过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从而保证实现全面小康。进入新时代,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日新月异,国内体育事业更是蒸蒸日上,已基本形成了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同步发展的全新模式。体育健身文化的发展对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施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当代中、美两国体育健身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应用许久,它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过程不断完善。通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在真实的事例下,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我党的政治理念产生认同。与此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了学生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故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应用该方法已成为必然。该方法得以有效应用的关键因素在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综合能力,故本文从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能力出发
我国贫困户最主要的致贫原因是因病致贫,因为疾病陷入贫困也是目前贫困增量产生的主要原因。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有1256万户,占贫困户总数的42.4%,2016年该数字更上升至44%(1)。根据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数据,2016年因病致贫贫困户中三成以上家庭(占31.41%)有2至3人患大病、长期慢性病。重大疾病对于农户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首先表
在全民奔小康的21世纪,发展国家资本市场成为了我国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上市公司身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不仅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良莠不齐,上市公司为掩盖亏损进行虚假报告等情况较为普遍,甚至有的公司连年亏损面临退市风险,这已经影响到我国资本市场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良好发展。公司成长性反应了公司现在及未来的发展潜力,不仅与公司的股东、债权人等利
经济“脱实向虚”是我国现阶段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一问题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的重要要求。企业作为宏观经济的组成部分,其金融化趋势是经济“脱实向虚”的微观表现。近年来,实体经济收益率下降,金融市场波动带来巨大投机机会,大量非金融企业脱离主业将资源配置于金融资产,呈现出金融化趋势。企业金融化作为企业投资结构的选择不可避免会受到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