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土壤磷素界面迁移特征及其控制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3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加重,太湖、巢湖和滇池等严重富营养化湖泊已被列为国家水污染控制的重点。大量研究表明,农业非点源磷污染对水环境的恶化具有十分显著的贡献,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与土壤磷素的流失密切相关,如在云南滇池入湖的总磷中,农业非点源磷占28%,而在山东南四湖这一比例高达68%。三峡工程是集发电、航运和防洪于一体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库区水环境安全关系到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工程淹没土地632 km2,其库周形成高程为30 m,面积约为60万亩的消落带。消落区土壤淹没后将成为水体N、P等营养物质的重要集纳地和释放源;消落区周期性淹水,土地干湿交替,N、P、重金属等污染物的释放迁移加剧。此外,重庆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60%以上的土地为坡耕地,70%以上的土壤为抗蚀性较差的紫色土。土壤平均侵蚀模数4555吨/km2.a,侵蚀总量2.87亿吨/年,入江泥沙量1.45亿吨/年,占长江上游入江泥沙量26%。农业面源污染由于不容易控制,势必成为库区水体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因此,消落区土壤对磷的固定与释放对库区水环境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影响土壤磷吸持解吸性能最大的因素是土壤胶体。许多研究证实,土壤胶体携带磷而造成磷流失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文献调研来看,有关土壤及其胶体性质对磷的吸附解吸影响的同步比较研究报道较少,而磷素随土壤胶体的淋失是坡地土壤磷迁移进入水体的重要方式,不同来源的土壤/胶体与环境条件对于磷的迁移、转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因而系统地研究土壤及其胶体与环境条件对磷的迁移转化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特别是以坡耕地为主的三峡库区,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三峡库区消落区土壤磷吸附解吸研究尽管有一些报道,但与消落区土壤胶体结合研究磷的吸附解吸还未见报道。以往干湿交替和有机酸存在条件下土壤磷释放机制研究,主要是围绕土壤磷形态的转化、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而开展的,但针对三峡水库周期性淹水-出露的特殊库水调度方式,从保护水环境角度研究淹水土壤和干湿交替下的磷释放机制及其环境效应尚显不足。同时,由于三峡库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土壤特性和降雨条件,农业土壤磷素的径流迁移是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如何采用简单易行、经济高效的方法控制土壤磷素淋失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聚丙烯酰胺(PAM)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入渗性能,在控制径流养分迁移方面具有应用潜力,但在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条件F,对PAM的作用效果和优化施用条件,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报道。因此,系统地开展三峡库区消落区典型土壤在不同外部作用条件下(包括pH、低分子量有机酸、周期性淹水模式)对磷的吸持解吸机制,对于在理论上系统阐释消落区土壤磷的迁移转化机制和外部影响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库区紫色土坡耕地特定的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下(坡度、雨强等)PAM对土壤磷流失控制效应及机制,可为坡耕地养分流失控制技术的研发提供基础依据。因此,本文研究对于减轻库区水体富营养化、有效地指导库区水污染防治、保障库区水质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峡库区消落区典型土壤和重庆坡耕地紫色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消落区土壤及其胶体对磷的吸附与解吸特征,上覆水淹水、干湿交替和有机酸存在下消落区土壤磷的迁移特征,探讨了模拟江水淹水条件下土壤磷素迁移的影响因素和机制;通过等温吸附试验、土柱淋溶试验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PAM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磷迁移的影响及其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峡库区消落区潮土、紫色土、黄壤等3种土壤及其胶体对磷的等温吸附解吸试验表明,吸附过程均能很好地用Langmuir方程描述。黄壤的最大吸附量为1666.67 mg/kg,约是潮土的3.7倍,紫色土的2.8倍。土壤磷最大吸附量与土壤中FeOx.AlOx含量一致,而与有机质和粘粒关系不明显;磷解吸率顺序为潮土>紫色土>黄壤。3种土壤胶体对磷的吸附远强于其母体土壤,黄壤胶体、潮土胶体和紫色土胶体对磷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039.3.3155.9和3117.5 mg/kg,分别为相应土壤磷最大吸附量的2.4、6.9和5.3倍。土壤胶体吸附磷的反应速率比相应母体土壤高。土壤胶体对磷的吸附反应以化学吸附为主,而土壤则以物理吸附为主。三种土壤胶体动态等温吸附/解吸磷的动力学过程均符合抛物扩散定律。在225 min时,土壤胶体动态等温磷累积吸附量顺序为:黄壤胶体>紫色土胶体>潮土胶体;紫色土胶体、潮土胶体动态等温解吸率相接近(约22.7%),均高于黄壤胶体的解吸率(14.11%)。2.模拟江水初次淹水期,土壤磷释放能力和速率为潮土>紫色土>黄壤,三种土壤释放到上覆水中的磷量均随土壤添加磷量的提高和淹水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土壤磷释放量与淹水时间(4-30d)的关系均可用直线方程Q=a+bt描述。潮土、紫色土、黄壤淹水落干后再淹水的土壤磷释放量、释放速率均明显低于初次淹水期。土壤对上覆水中磷的动态吸附试验表明,上覆水磷浓度均随淹水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初期(≤14 d)土壤吸附速度快,而后期(≥15 d)吸附速度减缓。3种土壤对上覆水磷吸附量与淹水时间关系可用方程Q=a-b|n(t+c)描述。3种土壤对上覆水磷吸附量顺序为:黄壤>紫色土>潮土。上覆水pH对土壤磷的释放有显著影响,释放量与上覆水初始pH的关系可用非线性方程QDP=a·xb描述。在酸性或碱性强的水体中,土壤磷的释放潜力大,中性水体中释放潜力最低。淹水时间越长,上覆水初始pH对土壤磷释放影响的差异越不明显。3.相同有机酸作用下,在添加与未添加磷时潮土中磷的释放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磷的释放量是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有机酸作用下,土壤磷释放能力顺序为紫色潮土>灰棕潮土>黄壤。相同淹水时间,3种有机酸促进同种土壤磷释放能力的顺序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有机酸还可促进土壤中铁、锰离子的释放,有机酸浓度越高则释放量越大,对铁离子为柠檬酸>草酸>酒石酸,对锰离子为柠檬酸>酒石酸>草酸。上覆水中土壤磷释放量与铁、锰离子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4.添加PAM土壤磷的等温吸附解吸试验表明,土壤磷吸附量(Q)与PAM(聚丙烯酰胺)使用量(x)的关系可以用指数方程Q=95.5179x-03295描述。在添加PAM后土壤磷吸附量有不同程度降低。土壤对磷的最大缓冲容量(MBC)随PAM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吸附量(Xm)则降低,但土壤对磷的吸附速率增大和白发性增强。当PAM施入浓度为0.1%~0.2%时,PAM对磷的解吸影响不显著,而在较高浓度(0.4%)时对磷的解吸影响才显著。土柱淋溶试验表明,施入土壤的PAM显著抑制了磷素在土柱中的垂直迁移,且施用量越大控制效果越明显。模拟降雨条件下,PAM对坡地试验土槽的表面径流产生总体上表现为滞后效应,有助于壤中流的产生。PAM对较大坡度坡地径流的控制明显强于缓坡。在坡度为15。的坡地,当PAM的施用量为32 mg/kg时,两次降雨过程中总磷(TP)的流失总量为24.48 mg,仅为对照的11.8%;颗粒态磷(PP)的流失总量为3.49 mg,仅为对照的2.4%。当FAM的施用量为32 mg/kg时,15°、20°坡度处理时获得的表面径流总量分别为37.35 L和38.59 L,比8。处理分别减少11.0%和8.1%。PAM对中雨强(34 mm·h-1)下磷素地表径流流失的控制效果较好,而对大雨强下坡地壤中流中磷素的控制效果好于低、中雨强。土壤地表径流总磷的累积流失量与径流历时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Q=ath描述。Ⅲ
其他文献
目的关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效果比较。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50例,对于
目的:以药效实验优化回乳抑增方,用量效关系解释其最佳药味组成。方法:利用高泌乳素血症大鼠模型,再次验证最佳组方对泌乳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节作用,应用HPLC法测定各拆
传统英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激发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批改方式不仅在反馈时间上滞后,而且占用教师大量时间,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不高,教学生态失
目的:比较低频、高频超声在诊断阑尾炎的病理类型以及肿大阑尾位置上的差异,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行阑尾炎手术患者共192例,记录术前超声检查数据
以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和猫尾草(Phleum pratense)6种豆禾
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隶属鞘翅目,鳃金龟科,其幼虫蛴螬,是花生、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的重要地下害虫,危害严重,防治困难。采用“地下害
【研究背景】癌症是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重要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受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基因因素包括基因突变,本实验室一直致力于研究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发展的关系,SHP-2突变是本实验室主要研究的对象之一。SHP-2(Src homology region 2-(SH2-)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2)是PTPN11编码的非
目前临床上没有一种理想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分型系统,有待于临床工作者进一步完善。由于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特殊性,目前手术入路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用传统的手术技术和手术
文章利用2014年台州农村地区老年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特征、居住类型、家庭关系、老人健康状况、社区服务均影响老年人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基地运行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保障基地有效运行,应完善基地管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