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播比例相关论文
本试验在山西省孝义市煤矿沉陷区混播小冠花(Coronilla varia L.)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按照种植行比,设置小冠花:无......
为揭示建植当年白羊草和柳枝稷的生长及其相对竞争力与水氮供应条件的关系,通过盆栽控制试验,采用生态替代法,按照白羊草(Bothriochlo......
试验探讨煤矿沉陷区不同混播比例及添加剂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合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在山西省煤矿沉陷区将两种牧草按8 ∶ 2、7......
西藏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有天然草地8207万hm~2,约占全国天然草地面积的21%,占西藏土地面积的68.11%。然而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长期......
混播是一种牧草播种方式,混播草地牧草的产量高、质量优、品质好。本试验供试牧草为敖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r CV.Aohan)和老......
摘 要:青贮玉米种植密度与秣食豆的混播比例不同,往往对青贮品质产生较大影响。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当青贮玉米种族密度在6.2万株·hm-2......
[目的]通过不同混播比例、不同播种方式建植混播草地的研究,探索自然降水在500 mm以上的雨养地区,建植优质、高产、稳定与中长利用......
【目的】通过不同混播比例、不同种植方式建植混播草地的研究,探索自然降水在500 mm以上的雨养地区,建植优质、高产、稳定与中长利......
采用生态替代法,按照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B)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D)行比设置了7种混播比例组合(即0∶10,2∶8......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优良乡土草种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L.)Keng]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Laxm.)Schindl.]混播......
针对青海河湟谷地的自然和生产条件,采用三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以混播中籽粒苋比例、EM微肥不同浓度拌种、播种行距为三因素,各因......
在黄河谷地无芒雀麦和籽粒笕混播技术研究中,采用三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以混播中籽粒笕比例、EM微肥不同浓度拌种、播种行距为......
摘要:為明确热研2号柱花草与假臭草早期生长的竞争关系、探索假臭草替代控制的途径和管理策略,设置总株数为8株,设5种柱花草与假臭草......
【目的】分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鸭茅(Dactylis glomerataL.)以不同比例间行混播的经济性......
试验通过将不同比例的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混播,研究对饲草及其青贮料利用的效果,找出影响饲草利用的最佳混播比例,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
选取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研究材料,按照行比设置7种混播组合(即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
采用盆栽试验,按照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与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株数比设置5个混播比例(0∶8、2∶6、4∶4、6∶2、8......
将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按不同比例混播,以青贮营养和发酵指标为依据,对第三年二茬初花期刈割草进行青贮品质分析,采用灰色系统理论......
为合理利用黄土丘陵区优良乡土草种,探索人工草地建设中乡土草种的最佳混播比例,选取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达乌里胡枝......
毛苕子和燕麦混播,可提高产草量和饲草品质,在不同混播比例筛选中,以毛苕子:燕麦种子用量为3:5的混播比例比其他混播比例增产效果明显。......
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草坪越来越显示出其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作用,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经118°2......
通过设计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不同比例混播,以青贮营养和发酵指标为依据,对第三年一茬和二茬盛花期......
在新疆石河子进行了不同混播比例和不同刈割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nermis混播草地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
为合理利用黄土丘陵区优良乡土草种,并寻求利用其进行人工草地建设的最佳混播比例组合,选取白羊草(Bothriochloa isaemum)和达乌里胡......
在半干旱地区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哈素海环路边坡研究了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L.)Gaertn.)和披碱草(E......
土壤呼吸是反映土壤质量和肥力性状的重要指标,阐明禾―豆混播草地土壤呼吸作用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准确评估混播草地的......
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混播是栽培草地的重要模式之一,能显著改善土壤,提升系统可持续生产能力。牧草根系是土壤有机质返还的重要来源,......
本研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混播草地为对象,研究了施用不同比例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
为筛选出适合于三江源区燕麦(Avena sativa)和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混播比例,在青海省甘德县进行了燕麦与小黑麦不同......
草皮缓冲带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一种有效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去除氮磷效果最佳为目标,提出了将草皮混播技术运用到缓冲......
以红豆草、紫花苜蓿、红三叶、鸭茅、无芒雀麦和猫尾草6种豆禾牧草在混播种类为3、4、5、6与豆禾比5∶5、4∶6和3∶7条件下建立混......
采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和猫尾草(P......
将龙粳39、龙粳31两个品种混合种植既保留了龙粳31秆强抗倒的优良性状,又弥补了其分蘖力不足的不良性状,为此研究了龙粳39、龙粳31......
针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与黑麦草Lotium perenne、弯叶画眉草Eragrostis curvula混播时导致后2种植物数量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
以红豆草、紫花苜蓿、红三叶、鸭茅、无芒雀麦和猫尾草6种牧草在混播种类为6种、5种、4种及豆禾混播比例5:5、4:6、3:7的条件下建立混......
以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无芒雀麦(Brom......
采用红豆草与鸭茅、红豆草与无芒雀麦2个豆科牧草混播组合,每个组合设比例为5∶5,4∶6和6∶4的3种处理,分别设置1∶1行,2∶2行和3......
为探讨在内蒙古土默川平原海流图轻度盐碱化地区的混播草地适宜建植方法与技术,研究适宜该地区的混播组合、混播比例,并初步明确适......
对红豆草、紫花苜蓿、红三叶、鸭茅、无芒雀麦和猫尾草6种豆禾牧草在混播种类为混3-1(鸭茅、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混3-2(鸭茅、......
将垦稻12、绥粳4号混合种植既保留了垦稻12米质优、分蘖力强及绥粳4号有香味的优良特性,又克服了垦稻12秸秆软、绥粳4号分蘖力差的......
为了研究不同比例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混播对牧草和土壤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最佳混播比例,为白羊草和胡枝子栽培草地建......
对不同生育期青贮玉米(Zeamays L.)品种之间以及青贮玉米和豆科牧草混播对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以中原单32、海育9号和......
混播方式和刈割高度直接影响混播草地的产量和草产品质量,为了确定适宜的混播方式和刈割高度,在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园区采用紫花苜蓿......
为探讨混播比例和刈割茬次对一年生禾豆混播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设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k.)100%(R 1)、75......
本研究综合分析了群体密度和混播群落结构对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的种子产量、质量和种子产量构成等性状的影响。将播量作为群体......
为阐明混播方式对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型豆禾混播草地混播优势的影响,在新疆昭苏盆地采用同行混播、异行混......
水分和磷是影响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评价引进种与本地种混播下的根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