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有毒动物蛋白的分离纯化、分子克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_sc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环境,很多动物(如两栖类、爬行类和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了活性高、专一性强的蛋白和多肽。它们作用的特异性和专一性,使其成为蛋白质、多肽结构与功能研究的良好模型,并为研究人类自身生理、病理机制提供工具和线索。同时它们还是开发临床诊断试剂和治疗药物的天然宝库。本文以两栖类、爬行类、昆虫毒腺分泌物为研究对象,分离纯化到3个活性蛋白,并进行了分子克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眼镜蛇毒因子(cobra venom factor, CVF)是分布于眼镜蛇科毒蛇毒液中的蛋白质。CVF是补体系统C3b的类似物,在血清中能够形成CVF, Bb(C3/C5转化酶),持续高效的激活补体系统,并且不受补体系统的调控因子H因子和I因子的调节。不同来源的CVF形成的转化酶,切割C5的活性差距很大。CVF可以抑制器官移植后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同时还可以用于免疫疾病致病机理的研究,并有希望开发成为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人源化CVF构建已经引起关注。然而目前为止,仅有少数几个蛇种的CVF蛋白得到了纯化和活性研究,CVFcDNA仅见于Naja kaouthia和Austrelaps superbus。CVF蛋白的分离纯化、活性鉴定和分子克隆,可以为CVF相关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结构和功能的信息。利用常压分离纯化柱Superdex G-100(superfine),中压液相分离纯化柱Resource Q(1 ml)和Hitrap Heparin HP(1 ml),我们从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的毒腺分泌物中纯化到了眼镜王蛇的CVF,命名为OVF。OVF由α、β、γ3个亚基组成,在SDS-PAGE中,非还原条件下为一条带,表观分子量约为140 KD;还原条件下为三条带,分子量大小分别为72 KD(α亚基)、45 KD(β亚基)和32 KD(γ亚基)。OVF为高分子量的糖蛋白,Schiff试剂染色表明,眼镜王蛇OVF的α链被糖基化。OVF能够抑制豚鼠血清对致敏的绵羊红细胞的裂解,暗示OVF能够消耗豚鼠血清中的补体成分;同时,OVF能够激活豚鼠血清对豚鼠红细胞的裂解,暗示OVF能够激活补体系统,形成攻膜复合体裂解细胞。对OVF各个亚基分别测序,根据已知的Naja kaouthia CVF和C3的cDNA序列,并结合N端测序的结果设计引物克隆得到OVF的cDNA。序列分析显示OVF与Naja kaouthia CVF,Austrelaps superbus AVF-1和AVF-2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表明在眼镜蛇科毒蛇中CVF是高度保守的。OVF生物活性的检测和cDNA的克隆为揭示CVF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信息。   磷脂酶是胡蜂毒液中主要的过敏原之一。此外,胡蜂毒液磷脂酶还具有溶血、致炎、诱导血小板聚集、诱导血栓、致死活性。我们从黑尾胡蜂(Vespa tropica)的毒液中分离到一个分子量32 KD的蛋白质,命名为Vtp32,N端序列比对和肽指纹图谱的结果暗示了Vtp32为磷脂酶。磷脂酶A1底物切割活性分析显示Vtp32为具有PLA1底物识别活性。Vtp32处理的蛋黄卵磷脂具有溶血活性。Vtp32还具有抗凝活性,这在胡蜂磷脂酶中是第一次报道。   乳清酸蛋白(whey acidic protein,WAP)是一类含有“四二硫化物核心”(fourdisulphide core,FDC)结构域的蛋白质。乳清酸蛋白的FDC结构域也可称为WFDC(whey four disulphide core,WFDC)结构域。通过大蹼铃蟾皮肤cDNA文库的构建和大规模测序,发现了10个编码乳清酸蛋白的克隆,含完整的开放式阅读框的克隆有6个,分为3类。多个编码乳清酸蛋白的克隆的发现暗示了在大蹼铃蟾皮肤中乳清酸蛋白是高度表达的。为了纯化大蹼铃蟾皮肤中乳清酸蛋白,并研究其在大蹼铃蟾皮肤中的生物活性和生理作用,我们利用pMal p2×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包含麦芽糖结合蛋白融合头的大蹼铃蟾WFDC结构域,并制备了抗WFDC抗血清、纯化了抗WFDC抗体。用纯化后的抗体在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和匀浆物中均检测到了特异性杂交条带。大蹼铃蟾抗WFDC结构域抗体的制备有利于大蹼铃蟾乳清酸蛋白的纯化和功能研究。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荷瘤宿主体内会产生大量髓样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Cells,MDSCs),它们可通过抑制CD8+T细胞活化,促进血管生成等方式促进肿瘤的生长。当前的研究已经对其功能
学位
期刊
如何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水稻研究的重点。水稻高产群体构建不仅与水稻品种特性相关,还受移栽密度、水分灌溉、施肥水平等关键栽培因子影响。本文分析了9个水稻品种的产量性状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