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蛋白质基于微纳结构材料的生物电化学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d04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还原蛋白质的直接电化学在生物学和生物电化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蛋白膜伏安法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研究氧化还原蛋白质的直接电化学,可以给蛋白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提供重要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数据,另外,研究固载蛋白质和电极间的直接电子传递可以为制备新型的无媒介传感器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中分别采用天然的胞外多糖—结冷胶(GG),聚乙二醇接枝的多壁碳纳米管(PEG—g—MWCNTs),晶化的有序介孔C—TiO2(MCT)复合材料和新型的蠕虫状二氧化钛等新型高聚物和纳米结构材料为载体固定蛋白质,并研究它们的生物电化学性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一种新型的细胞外多糖结冷胶和室温离子液体的复合膜首次作为基底去包埋蛋白质分子,并且研究了它的生物电化学性质。选择血红蛋白(Hb)作为一种模型蛋白去研究结冷胶和离子液体复合体系。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表征了膜的性质。结果表明Hb在膜中能够很好的保持天然结构和显示良好的电化学行为。在pH7.0的磷酸缓冲溶液(PBS)中,出现了一对清晰的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势量电位(E°’)为—0.368V(vs.SCE),与典型的血红素Fe(Ⅲ)/Fe(Ⅱ)氧化还原对电位一致。Hb—IL—GG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H2O2)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还原能力。 2、采用共价接枝法制备了聚乙二醇(PEG)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PEG—g—MWCNTs),合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用傅立叶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法表征PEG—g—MWCNTs,证明PEG嫁接到了MWCNTs表面上。并以PEG—g—MWCNTs为生物载体来固载Hb,研究其生物电化学行为。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证明了Hb有效吸附到PEG—g—MWCNTs修饰电极表面。Hb/PEG—g—MWCNT修饰电极在pH7.0的磷酸缓冲溶液(PBS)中的循环伏安结果显示了一对清晰的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峰电位为—0.34V(vs.SCE),与典型的血红素Fe(Ⅲ)/Fe(Ⅱ)氧化还原对电位一致。Hb固载到PEG—g—MWCNTs显示出对亚硝酸盐良好的生物电催化还原活性。 3、以酚醛树脂和“酸碱对”TiCl4和Ti(OC4H7)4分别为碳源和钛源,通过三嵌段共聚物直接模板法合成了有序介孔C—TiO2(MCT)纳米材料,通过无定型的碳将纳米晶锐钛矿很好的“粘连”堆砌在一起组成晶化墙壁,具有有序的介孔结构,高的比表面积(200㎡/g),大的孔体积(0.15cm3/g)。其中二氧化钛的含量高达87wt%。将有序介孔C—TiO2用于蛋白质固定和生物电化学研究,循环伏安结果表明,MCT修饰电极在pH7.0的磷酸缓冲溶液(PBS)中的显示了一对清晰的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峰电位为—0.336V(vs.SCE),与典型的血红素Fe(Ⅲ)/Fe(Ⅱ)氧化还原对电位一致。Hb固载到MCT上对H2O2显示出良好的物电催化活性。 4、以新型的蠕虫状二氧化钛和室温离子液体复合膜为载体,首次用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固载及其生物电化学性质研究。采用紫外光谱(U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研究了HRP/wTiO2/IL膜的性质,结果表明wTiO2和IL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微环境保持HRP的生物活性。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wTiO2和IL对HRP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HRP/wTiO2/IL修饰电极在pH7.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显示出一对良好的、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为—0.349V(vs.SCE)。实验结果还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具有良好的生物电催化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以辣椒品种海泡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大棚人工控制方式,在春季分别设置持续干旱日数(10、15、20、25、30、35、40、45、50 d)和补水量(0、2、4、6、8、10、12、14、16 mm)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多孔材料,以其独特的拓扑结构和在气体贮存、医学、催化、光学、选择性吸附、主客化学和磁性材料等领域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受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高效、实用的能量储存设备。电极材料是影响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核心因素。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结构可控和开放的金属活性位点等优点
学位
为了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气候要素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确定气候要素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贡献程度.本文在分析了安徽省近47a来(1961-2007年)气候要素及冬小麦产量变化特征,确定冬小麦产量突变点基础上,提取与产量相关的气候因子,采用多元回归,构建了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的冬小麦气候产量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定量地估算了近47a来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
氨基酸席夫碱类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稳定的亚氨基(RC=N)结构,能形成稳定的配位结构模式;而过渡金属(Cu、Ni、Co等)具有可变化合价,在电流作用下能参与电子传递、氧化还原等一系列
苯酚(如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已被中国、美国、欧盟列为优先污染物。化石能源过度使用,导致资源枯竭并加剧温室效应,全社会迫切对清洁能源开发和使用。因此,“绿色、经济、便捷、
一、量子化学简介量子化学是理论化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应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组成、变化、性质的学科。主要目标是应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来解决化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根据微观体系中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与波函数信息,可以解决不含时的非相对论的薛定谔方程。利用量子化学来描述分子结构的三大基本理论分别是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配位场理论。量子化学可以在其他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