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拒绝语中的语用迁移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用迁移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常常发生的现象。而拒绝语是交际中最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如果缺乏对英语社会文化规则的认识和理解,很可能会造成语用失误。本研究试图以拒绝语为突破口,集中讨论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是使用拒绝语时的语用迁移现象,以期对英语教学有所启示。本研究通过语篇补全测试问卷调查法来收集数据,把研究对象分为三组:30名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领域。第二组是广西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一的学生,第三组是英国萨里大学的学生。本研究借鉴了Beebe et al的语篇补全对话,该语篇补全测试法包括中英文两份内容相同的问卷,共12个场景,包括三项请求,三项邀请,三项建议以及三项提供。要求受试者以书面形式完成,汉语本族者用汉语回答中文问卷,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及英语本族语者用英文回答英文问卷。本研究依据Beebe等(1990)的拒绝策略的分类对问卷进行编码,统计了三组被试者的回答中各类拒绝策略在12个场景中各自的使用频率,并采用了Beebe等(1990)设定的判断语用迁移存在的标准,通过对中、英三组受试者的答卷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究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是用英文拒绝时,在语义成分的选择、使用频率等方面是否发生了语用迁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用英语拒绝时确实发生了明显的语用迁移。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讨论了影响语用迁移的几个因素,并且对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提高语用能力给出了建议。本研究探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表达拒绝言语行为时的语用迁移,以期增强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语用失误,这对英语学习也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以桤叶唐棣为主要原料,对桤叶唐棣果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发酵工艺,确定了桤叶唐棣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22%,酵母接种
关于照应,一直以来有众多著名的学者进行了各个角度的研究,其中围绕制约照应词以何种形式出现的因素,更是有诸多著名学者进行了深入,连续的探讨。日本方面主要有田中(1981),
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作风优良与我党一直持之以恒的重视作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从毛主席的延安整风与三大优良作风和各届领导人关于党风建设所积累实践经验,在新时期新任务下,
本文从控制原理特点、典型应用场合、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简要阐述了可再生能源回馈装置。此装置具有网侧功率因数高,电流谐波小,呈现受控电流源特性,易于多单元并联,动态响应快,整
“句子一般由表达事态的领域和表达说话者(表现主体)态度(对事态的看法、句子的表达方式)”的领域组成。我们把前者称为‘命题’,后者称为‘语气’。”无论是日语还是汉语,对
“跳脱”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指话语交际中由于说话者本身的有意停顿、听话者或突发事件等外力打断的原因,说话者只说出了一句话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没有说出来,造成语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