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冯·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俄译FyMбольдтT)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和语言学家。洪堡特在语言的本质和功能、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民族精神历史发展、语言的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上,都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富有创见性的研究,被公认为是普通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创始人。值得一提的是,在洪堡特一系列相关著述中,他对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关系的研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语言学发展史上鲜有专门论述语言与民族关系的语言学家,而在洪堡特的几乎每部著作、每篇论文中对此都有提及。本篇论文将洪堡特语言哲学语境下的俄语语言民族属性理论作为研究重点,主要任务是阐述语言民族性理论在俄罗斯学界研究发展进程,并尝试诠释俄罗斯民族的精神特性.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内容和民族性表达方式。论文主体分三个部分:第一章概括洪堡特的语言民族属性理论及新洪堡特主义者对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包括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和魏斯格贝尔的母语观。第二章阐述语言与民族关系问题在俄罗斯语言学界的研究发展进程,为此文章大量引用了俄罗斯著名学者霍米亚科夫(A.C.Xомяков)、博杜恩·德·库尔德内(И.A.Болуэн ле Куртенэ)、波杰布尼亚(A.A.Потебня)等人的观点,并详细分析了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主导——团契概念及其语义场。第三章引入语言世界图景的概念,通过俄罗斯学者卡尔尼洛夫(O.A.Корнйлов)的论证,得出语言世界图景具有民族特性的结论。同时引用什魏廖夫(C.П.Щевырев)、科尔杉斯基(Г.В.колщанскии)等人的论述,通过大量资料的整理和研究,总结出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主要内容及俄语的民族性表达方式。洪堡特的语言民族性理论无论对俄罗斯语言学界的研究还是对目前我们汉语的研究都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特别是俄罗斯人积极保护母语的举措应当引起我国学者和民众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