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分离筛薯土分离过程中马铃薯运动特性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gan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挖掘机是一种常见的农业收获机械,杆链—摆动分离筛组合式分离装置是其主要工作部件之一,该装置主要用于马铃薯收获过程中马铃薯和土壤等混合物的分离。根据挖掘机薯土分离装置的设计和使用要求,小型马铃薯挖掘机多采用杆链式、摆动分离筛式的薯土分离装置,中型马铃薯挖掘机多采用杆链—摆动分离筛组合式的薯土分离装置。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马铃薯种植多属于中小型规模,因此,杆链—摆动分离筛组合式薯土分离装置的马铃薯挖掘机使用更为普遍。本文基于离散元法和动态图像跟踪技术对摆动分离筛面上马铃薯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开展马铃薯在摆动分离筛面的运动学分析研究,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主要内容如下:1、使用恢复系数测定方法对马铃薯接触碰撞恢复系数进行试验分析测定。结合马铃薯机械物理特性试验研究,对马铃薯与钢、马铃薯与马铃薯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碰撞恢复系数等相关物理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工作主要为以下两方面:首先,为了分析马铃薯摩擦系数,对马铃薯之间的摩擦角进行试验测定,测得马铃薯与马铃薯之间摩擦角为21.5°;马铃薯与65Mn钢的摩擦角为22.4°;马铃薯与覆有土壤颗粒的65Mn钢摩擦角为22.8°。针对马铃薯碰撞力学及弹性特性,对马铃薯碰撞恢复系数进行测定分析,测得马铃薯与65Mn钢的碰撞恢复系数近似为0.42;马铃薯与马铃薯表面的碰撞恢复系数为0.31,所得数据可为马铃薯在摆动分离筛面的离散元仿真模拟试验提供参考数据。2、为了预测马铃薯在摆动分离筛面的运动状态,基于达朗伯原理,建立马铃薯在摆动分离筛面的正向滑动、反向滑动及跳跃等运动模型,分析特征参数正向滑动指数Dm、反向滑动指数Dp及跳跃指数Dd与摆动分离筛参数的数学关系,获得影响筛面上薯土混合物运动状态改变的参数为:筛面倾角、摆动方向角、曲柄转速和曲柄半径,对马铃薯在筛面的运动进行分析,引入速度系数,推导出马铃薯正向滑动、反向滑动和跳跃的平均速度理论计算公式。3、针对马铃薯形状不规则问题,利用3D混合扫描技术完成马铃薯的三维扫描建模。利用离散元接触力学模型建立马铃薯与马铃薯、马铃薯与筛面之间的接触碰撞模型,并对马铃薯在摆动分离筛面上的运动进行仿真模拟:(1)随着筛面倾角的增加,摆动分离筛的摆动强度不变,但正向滑动指数增加、反向滑动指数减小,马铃薯在筛面正向滑动的速度增加;随着摆动频率的增加,摆动分离筛的摆动强度增加,马铃薯正向滑动指数增加,而反向滑动指数增加幅度相对较小,同时马铃薯跳跃指数增加;马铃薯在筛面正向移动速度随摆动方向角的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摆动方向角为18.8°时,马铃薯在滑动过程中后滑位移较大,平均速度最小。(2)马铃薯在筛面正向运动速度随摆动分离筛曲柄半径的增加而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3)综合模拟分析可知,模拟仿真过程中若不考虑土壤颗粒影响下,当筛面倾角为9.7°,曲柄半径为35mm,摆动频率为3.0Hz或3.5Hz,摆动方向角为16.8°时,马铃薯在筛面运动的平均速度较大。4、利用高速摄像机的动态图像跟踪功能对筛面上薯土混合物分离过程中马铃薯的运动进行采集,并借助TEMA动态图像分析系统对马铃薯的运动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可知:(1)在摆动方向角、曲柄转速、曲柄半径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筛面倾角的增加,马铃薯的平均速度增加,马铃薯在筛面的运动时间缩短,在保证薯土混合物充分分离,提高了马铃薯的输送效率;随着曲柄转速的增加,马铃薯在筛面正向滑动的平均速度增加,但较大的曲柄转速会造成马铃薯损伤增加,即当曲柄转速n>210r/min时,马铃薯损伤逐渐增加。(2)马铃薯在筛面正向移动速度随摆动方向角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即摆动方向角为16.8°时,马铃薯在筛面正向移动速度较大,摆动分离筛摆动一个周期内,马铃薯正向滑动的位移远大于反向滑动位移,且马铃薯在筛面上不发生跳跃,马铃薯损伤最小;而当摆动方向角为17.8°、18.8°时,正向移动速度相对最小,马铃薯在筛面上均以滑动为主。(3)马铃薯在筛面正向运动的速度随曲柄半径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即曲柄半径为40mm时,马铃薯正向移动的平均速度最小,薯土混合物在摆动分离筛面主要以正向跳跃、反向滑动为主,而反向滑动状态导致平均速度降低;当曲柄半径为45mm时,马铃薯发生跳跃后落回筛面,与筛面发生碰撞反弹并起跳,进入第二阶段跳跃状态,薯土混合物得到充分分离,但马铃薯的损伤严重,所以应相对选择最佳的曲柄半径为35mm。5、通过对试验运动数据的分析,可知在改变摆动分离筛结构和运动参数的情况下,马铃薯在摆动分离筛面的运动速度方程可由(5)(10)(10)(28)tctbatx)sin()cos()(??表示。从模拟及试验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当筛面倾角为9.7°,曲柄半径为35mm,曲柄转速为180r/min,摆动方向角为16.8°时,马铃薯和土壤等混合物在筛面上具有良好的薯土分离效果,马铃薯在筛面以正向滑动为主,获得良好的输送效果;摆动周期内马铃薯在筛面上正向滑动位移远大于反向滑动位移,马铃薯不会发生剧烈跳跃运动,马铃薯破皮损伤少,平均速度较大。
其他文献
子宫内膜炎可导致奶牛受孕延迟、不孕症和产奶量下降。细菌感染是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因。临床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该病,但因子宫内膜的炎性损伤不能完全修复,影响奶牛的再孕率。由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制约了对该病的防治效果。研究表明,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参与多种炎症反应的过程,PGE2可通过调控具有血管再生作用的IL-8的表达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植被建设是遏制土地荒漠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可用水资源短缺是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的限制性因子。为了提高荒漠地区植被建设的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并解决沙区植被建设和可用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影响植株内源激素,增加灌丛根茎比,减弱植被蒸腾损失,促进地上部分的保水力,实现人工调控荒漠灌丛构型,改变植物空间形态,从根本上提高植物对水分
树木胸径作为最常采用的树木生长变化的监测指标,对其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掌握树木的生态、生理变化。树木良好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水热条件,进行树干径变化对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热因子的响应机制的研究,有助于通过较容易获取的树干径变化指标的变化,实现对树木生长环境及自身水热条件状况是否满足树木生理需求做出判断,这将为森林的经营及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本研究以我国东北部大兴安岭林区
ERF亚家族是AP2/EREBP家族的重要成员,参与植物多个生物学过程和多种信号转导途径。蒙古沙冬青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抗逆性,关于其抗逆性机理的研究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论文通过Illumina RNA-seq测序技术分析了蒙古沙冬青干旱胁迫表达谱,筛选出多个干旱诱导的AmERF转录因子基因,并进一步克隆和分析了3个基因的功能。本论文主要完成三部分工作(1)分析了蒙古沙冬青幼苗在干旱胁迫
油菜黑胫病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真菌病害,造成了严重的油菜产量损失,致病菌是Leptosphaeria maculas/Leptosphaeria biglobosa 的复合种,目前我国只发现L.biglobos a的存在,未发现L.maculas。L.biglobsa属于死体营养型真菌,发病率约10%,呈逐步扩散趋势,而我国没有相应的高抗品种。揭示油菜与病原菌L.biglobosa互作的分子机制和挖掘
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裸露砒砂岩区是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研究该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对于科学指导植被建设和减轻泥沙入黄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裸露砒砂岩区的鲍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在坡面尺度上,通过径流小区监测与野外放水冲刷试验,明确了裸露砒砂岩区坡面的侵蚀产沙规律、微地形变化过程和水动力学特征,分析了降雨和植被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以裸露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实施的大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要将小学教学延伸到家庭中,积极引导学生家长正确管理学生的日常学习,配合教师工作,开展家校共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一生。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和家长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更要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期刊
荒漠草原是欧亚大陆旱生性最强、生产力最低的草地类型,在生态学上具有独特性。放牧是荒漠草原最直接、最经济、也几乎是唯一的利用方式。载畜率是放牧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群落结构和功能等的决定性因素。生物量作为生态系统获取能量能力的主要体现,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但是目前载畜率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及优势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及其分配影响的研究还相对缺乏。试验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分娩后最常见的子宫疾病,是导致奶牛繁殖力下降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子宫微环境的稳定对胚胎的正常发育非常重要,同时该稳态的维持与子宫内膜疾病的发生及患病后的用药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前列腺素E2(PGE2)在调节子宫内膜修复和炎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深入探讨既作为生殖生理活性物质又是炎症介质的PGE2对细菌性奶牛子宫内膜炎病程的影响及组织损伤调控机制的研究,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