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波优化算法改进及其在防疫隔离点选址问题中的应用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as_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等大规模疫情下,防疫隔离点的选址对控制疫情传播、病患及时救治具有重要意义。疫情传播区往往需要设置大量隔离点,而隔离点的设置又会受到交通条件、人群分布等多种约束,因此防疫隔离点的选址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约束优化问题。传统的精确优化方法难以有效对其进行求解,而元启发式算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求得问题的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在此类问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对防疫隔离点选址问题及其元启发式算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水波优化(Water Wave Optimization,WWO)算法是一种受自然启发的元启发式算法,它通过模拟浅水波的传播、折射和碎浪运动,在搜索空间中搜索全局最优解,在大量优化问题上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学习的改进水波优化算法(Distributed-Learning Water Wave Optimization,DLWWO),并将其应用于防疫隔离点选址问题的求解。本文的主要成果贡献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学习的改进水波优化算法(DLWWO),在传播算子中使用非线性维度递减策略来加速搜索过程;设计了一种新的分布学习折射算子,使种群中搜索停滞的解向更多的优质解学习,以此来提高解的多样性;进一步对分布学习采样率进行自适应控制,更好地平衡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基于CEC2015基准测试集的实验结果表明,DLWWO算法的综合性能显著优于原始WWO和其他流行的启发式算法。(2)针对防疫隔离点的选址问题,考虑根据隔离人群分布点的情况在交通网络中建立应急隔离点,构建了以使所有分布点到其所属隔离点之间的人数加权总距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使用所提出的DLWWO算法求解该问题,基于选址约束进行编码和算子的适配。在多个不同规模的问题实例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流行的启发式算法相比,DLWWO算法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在航天航空、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场景下大放异彩,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有研究表明深度学习驱动的目标检测技术容易受到对抗样本的攻击。当对输入图片以某种算法产生扰动并加在原图上时,尽管在人看来是没有任何变化的,但是输入到目标检测模型时,却会得到错误的输出结果。对抗样本的出现对目标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产生了巨大的隐患,在一些敏感的关键场景。比如自动驾
学位
优化问题广泛存在于科学和工程应用领域,传统的优化算法通常难以给出最优解或时间复杂度极高。在这种背景下,根据达尔文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原则,学者们提出了进化计算,用以处理复杂优化问题,并在工业生产制造、生产调度安排、城市规划等领域中获得了应用。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简称DE)是进化算法的一个分支,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求解非线性、高维和复杂优化问题的随机种群
学位
本论文旨在对胡塞尔先验现象学时期的意向相关项理论做出研究。论文第一章介绍了进入先验现象学的必要的准备。众所周知,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一卷中通过对比论证和归谬论证的方法对心理主义做出了系统的批判,这标志着他与心理主义的彻底决裂。然而,他在《逻辑研究》第二卷中对意识对象所展开的分析,却被海德格尔贬斥为“不过是重新回到心理主义”而已。虽然胡塞尔也为自己做过辩护,但是收效甚微。为了彻底杜绝这种批评,他不
学位
传统的单视图聚类仅从一个视角来描述数据,无法适用于大数据时代来源于不同领域及不同特征提取器的多源数据。多视图聚类从不同视角来描述和分析数据,利用视图间的一致性和互补性来提高聚类效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但现有的多视图聚类算法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1)未能综合考虑不同视图、不同特征、不同样本的重要性差异,从而降低了聚类的准确度;(2)划分式聚类对初始簇心敏感,从而降低了算法的鲁棒性;(3)对
学位
目的:探讨老年手术患者伴随术中低体温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院内2021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83例老年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1)采取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n=42)采取综合保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前体温变化无意义(P> 0.05),手术开始后30min、60min、90min、手术结束后体温均优于对照组,术后Cor、BG、NE等指
期刊
本文尝试阐明意义理论争论中卡茨对维特根斯坦的批评以及当代哲学家对卡茨的再反驳。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理论,特别是维特根斯坦从真值语义学到语用学的转变。本章首先以“语言游戏”为中心,介绍了“意义即使用”的意义观;其次阐述维特根斯坦关于“遵守规则”悖论的论证以及“家族相似”等概念;最后引出维特根斯坦对意义问题的讨论。第二章主要介绍卡茨对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的批判。本文将以《意义的形
学位
从哲学史上看,人们对康德图型说的理论地位给出了褒贬不一的论断。其中,海德格尔对康德图型说尤为重视,并对其进行了现象学式的解读,这也为海德格尔的思想进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以《逻辑:真理问题》和《存在与时间》为主要文本,从海德格尔对康德图型说的解读入手,意在说明海德格尔对康德图型说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揭示隐现于《存在与时间》的生命图型说。从某种程度上讲,虽然海德格尔最终放弃了生命图型说,但是他那发
学位
胡塞尔的数学哲学通常被认为是前现象学时期的心理学产物,因此不属于现象学关注的问题视域而被边缘化。但如果我们回顾他早期出版的著作和论文就会发现:与上述观点相反,胡塞尔现象学是在为数学提供基础的过程中发展形成的。本论文将通过梳理胡塞尔在其早期思想中所关注的心理学、数学以及逻辑学之间的关系,贯通胡塞尔在《算术哲学》到《逻辑研究》时期的思想脉络,同时详细阐明胡塞尔的符号公理系统在其整体思想中的关键所在。第
学位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各类突发事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突发性事件会在短时间内带来大量的应急医疗物资需求,高效的物资调度对应急管理至关重要。对应急医疗物资调度问题进行合理建模和优化求解,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作者在参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医疗物资调度研究工作中发现,城市中很多医疗物资调度问题都可以建模为两层车辆路径规划问题,具体问题的数学模型随物资种类的不
学位
按照“五个新城”作为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战略支撑点的总体功能定位,根据共性与特色发展相结合、近期与中远期发展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统筹发展与治理为主线,从新城类型、发展阶段、治理领域等维度推进“五个新城”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联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