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曾在农村中学支教三年,教学实践中接触了许多留守学生。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感受到这些学生渴望被爱、被关心,是一群渴望情感关怀的孩子。虽然笔者在教学中以大姐姐的身份亲近他们、爱护他们,经常开展活动丰富他们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但学校中的大部分教师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和情感教育,个人的一己之力只能关照到很小一部分的留守学生。重回校园,根据专业知识和个人的切身经历,决定将选题定为“农村留守初中生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希望通过个人的研究,对改善农村留守学生的情感教育问题起到绵薄之力。 论文正文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的明晰。首先需要明确的概念是“情感”,虽然学界最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可以从各种解释中找出“隋感”的共同特征,作为对该词的界定。第二个相关概念当属“情感教育”一词,世界性的情感教育学术研讨会对此概念进行了准确的定义,但个人更倾向于我国刘晓伟教授的定义,该定义明确了情感教育的宗旨、目标、内容、途径、策略,对情感教育做了全面的界定。 第二部分:列举当前农村留守初中生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不当。其中,父母将自己定位为家庭经济支柱;代理家长定位于留守初中生的生活照顾者;教师定位于传道授业者。父母、代理家长和教师均忽略了情感教育在留守初中生成长中的作用。第二,留守初中生的情感沟通受阻,主要表现在教育者重视学习生活的照顾,轻情感沟通;教育者与留守初中生之间缺乏情感沟通技巧。第三,对初中生的情感支持渠道受到限制,此部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来展开。 第三部分:对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首要原因便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教育者对留守初中生的关注集中在学业和考试成绩上。其次是父母、代理家长、学校及教师,以及社会力量对情感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再次是情感教育缺乏指导,主要是缺乏认识上和沟通技巧方面的指导。最后,情感教育的实施受到学生家庭经济、学校师资力量和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限制。 第四部分,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初中生情感教育问题的对策。首先解决教育者认识不足的问题,形成农村留守初中生情感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然后依据农村留守初中生的情感现状,设立情感教育的内容。最后联合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合作,拓宽农村留守初中生情感教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