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川西藏区气候特征复杂,地形变化多样,设置集中供暖系统传统化石燃料运输成本高,空气源热泵因其节能高效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但因该地区低温、高湿的气候特点,结霜成为限制空气源热泵应用的主要因素。针对结霜问题,根据气候特征对川西藏区进行区划,不同的气候特征制定差异化的抑霜与控霜策略,使抑霜与控霜策略与气候特征相匹配,提高机组性能。首先,以分区域结霜图谱为依据,结霜速率和供暖季负荷率为指标,对川西藏区的气候
【基金项目】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700403);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藏区、西北及高原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采暖空调新技术”(2016YFC07004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西藏区气候特征复杂,地形变化多样,设置集中供暖系统传统化石燃料运输成本高,空气源热泵因其节能高效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但因该地区低温、高湿的气候特点,结霜成为限制空气源热泵应用的主要因素。针对结霜问题,根据气候特征对川西藏区进行区划,不同的气候特征制定差异化的抑霜与控霜策略,使抑霜与控霜策略与气候特征相匹配,提高机组性能。首先,以分区域结霜图谱为依据,结霜速率和供暖季负荷率为指标,对川西藏区的气候进行区划,研究了该地区气候特征。研究发现结霜速率空间分布特征为东部至东北部至西南部结霜强度逐渐减弱,负荷需求空间分布为西部至东部至南部逐渐减小。综合两个指标,定向供暖前提下,将川西藏区分为I~IV类地区,较大负荷弱结霜区(Ⅰ类),较小负荷次弱结霜区(Ⅱ类),大负荷次强结霜区(Ⅲ类),小负荷强结霜区(Ⅳ类)。其次,利用模糊控制的原理,设计了简化的结霜程度判定控制器,仿真模拟了模糊控制器的性能,该控制器性能良好,反应速度较快,可以较为精准的判定室外换热器盘管表面的结霜程度,为确定控霜起始点提供基础。而后,制定了定时供暖分区域分房间的抑霜策略,不同县市、不同供暖房间调升不同的蒸发温度延缓结霜,并对该策略设计了控制流程。为避免“误除霜”实现高效控霜,将结霜图谱与模糊控制器集合,结霜图谱为制定控制规则提供依据,同时模糊控制将结霜图谱的分区模糊化。利用图谱得到结霜速率,并计算结霜厚度用以确定除霜起始点,除霜结束后对结霜速率和蒸发器盘管表面设定温度自调整,提高控制准确性。在四个典型城市对抑霜与控霜策略分别进行调整,使策略与气候特征匹配。借助TRNSYS平台对调升蒸发温度前后机组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发现定时供暖分区域分房间调升蒸发温度提升机组性能显著,与不改变蒸发温度相比,乡城、九寨沟、炉霍和康定制热季节性能系数(HSPF)提高了8.94%,9.91%,12.10%和12.50%,高于非定时供暖时的4.02%,5.66%,8.05%和9%。
其他文献
由于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不断扩张,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加重地方财政支出负担,地方政府只得通过扩大债务融资规模的方式进行市县交通、农田水利、环境保护、土地收储等建设项目投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累积。同时,为缓解地方政府在政府投资方面的资金困境,我国逐步放开了对地方政府发债权的制度约束,开始由财政部代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并以国债转贷的方式进行分配,并在此基础上进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一直都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随着2011年《社会保险法》的推行和2019年社保征缴体制变革,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已取得显著成就。然而,由于我国社保缴费率偏高和相关制度的缺陷对企业竞争力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现有文献分析了社保缴费负担对企业就业、工资和绩效的“挤出效应”,但较少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传递给世界的名片,不断与经济交融,已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文化贸易迅速扩张,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文化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但是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主要以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国际竞争力不足,与发达国家在文化产品出口质量上存在着显著差距。文化产品质量的改善依赖于技术的提升和创意的形成,且文化产品的国际流通涉及到科技、政治、经
水污染治理不仅关系国计民生,更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上,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水污染问题。由于发达国家在国家经济建设初期对环保问题的忽视,导致19世纪中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比如英国泰晤士河污染事件等。因此,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英国政府在1973年通过了《水法案》,从地区、流域等多个层面上设立具有多个职能的机构,从而专门对水污染问题进行管控及治理。针对工业污染问题,美国政府于19
企业的投资行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企业投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乃至经济增长质量。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提高投资效率也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然而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问题,这抑制了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就必须要解决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货币政策作为目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代表力量,集环保、省钱、噪音小、能源消耗低等优势于一体,发展空间巨大。随着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及其配套充电设施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的人均保有量逐年递增,但火灾事故也随之逐年上升。如何在满足人们正常使用需求的情况下,有效针对这些早期建设的充电设施进行消防安全改造,亟须予以研究规范。本文通过对既有公共建筑地
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我国宏观杠杆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回落明显时,高杠杆可能导致资产价格大幅变动,不断积累债务风险,危及金融稳定。为研究中国高企的宏观杠杆率是否对应着高风险,部分学者通过横向对比的方式用已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的杠杆率作为参照得出中国宏观杠杆率存在较大风险,建议优化杠杆率的内部构成。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去杠杆不仅应考虑杠杆的合理转移,还应关
随着现代行政法的发展,公法理论也在经历着变化,在行政执法领域出现了“柔性执法”与“刚性执法”的划分,“柔性执法”兴起。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事务不断增强,这些都对行政机关在面对复杂的行政管理秩序时的能力、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战,对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时的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机关在执法中更加注重行政目的的实现,手段上更加温和,更加体现人文关怀。地方立法机关及行政执法机关也在积极探索社会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宏观经济最重要的政策手段之一,而财政支出是实施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问题一直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话题,而财政支出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显然对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财政支出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对于评价我国宏观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正是探讨财政支出及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财政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中国电力消费和化石能源消费都不断提高。由此,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其供电渗透率逐年提高。然而风电、光伏发电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大,存在能量密度低、电力供应不稳定、不连续等缺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利用了两者的互补性,被认为是应对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强烈波动性与不可调性的有效方式。系统的风光配比则是影响其电能质量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