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L不锈钢化学机械抛光工艺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c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因其优良特性,已广泛运用到各行业,成为研究热点。不锈钢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有望成为柔性OLED衬底的主要材料,但不锈钢衬底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因此获得高质量的不锈钢表面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研究,化学机械抛光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不锈钢的表面质量,使其满足柔性OLED衬底的要求。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磨粒浓度、pH值、H2O2浓度、络合剂浓度和缓蚀剂浓度对316L不锈钢化学机械抛光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磨粒浓度的升高会提升不锈钢的抛光速率和质量,但过高的SiO2浓度会增大不锈钢的表面粗糙度,Al2O3能达到较高的材料去除率,但不锈钢抛光后的表面质量较差。pH值的增加会降低不锈钢的去除速率,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增大不锈钢的表面粗糙度。随着H2O2浓度、甘氨酸浓度、草酸浓度和柠檬酸浓度的升高,不锈钢的材料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加入柠檬酸后不锈钢的材料去除率要比不加络合剂时低。随着1,2,4-三氮唑(TAZ)浓度和苯并三氮唑(BTA)浓度的升高,不锈钢的材料去除率不断降低,TAZ对应的材料去除率高于BTA,TAZ或BTA的加入都使得不锈钢的表面质量得到改善。在SiO2浓度为8 wt%,pH为4,H2O2浓度为0.050 wt%,甘氨酸浓度为0.2 wt%,TAZ浓度为4 m M的抛光液参数下,316L不锈钢具有较佳的抛光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抛光工艺参数对316L不锈钢化学机械抛光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抛光压力为2.0 kg(4.02 psi),抛光盘转速为80 rpm,抛光液流量为60m L·min-1的工艺参数下,316L不锈钢具有较佳的抛光效果。通过电化学实验研究了pH值、H2O2浓度、络合剂浓度和缓蚀剂浓度对316L不锈钢化学腐蚀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pH值的上升,不锈钢的腐蚀电流密度先减小后增大,腐蚀电位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随着H2O2浓度、TAZ浓度和BTA浓度的上升,不锈钢的腐蚀电流密度呈减小趋势,腐蚀电位呈升高趋势;随着甘氨酸浓度、草酸浓度和柠檬酸浓度的上升,不锈钢的腐蚀电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腐蚀电位先降低后升高。pH值影响了不锈钢的阳极和阴极反应,其余参数主要影响了不锈钢的阳极反应,上述参数影响了不锈钢在抛光液中的化学腐蚀特性,从而影响了其抛光效果。通过红外光谱实验表征了TAZ和BTA的结构,结果发现,两者都有含N原子的官能团,有较佳的缓蚀性能。通过接触角实验研究了pH值、H2O2浓度、络合剂浓度和缓蚀剂浓度对316L不锈钢浸润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pH值的增大,不锈钢接触角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随着H2O2浓度、TAZ浓度和BTA浓度的增大,不锈钢接触角不断增大;随着甘氨酸浓度、草酸浓度和柠檬酸浓度的增大,不锈钢接触角先减小后增大。这些参数都影响了不锈钢在抛光液中的浸润性,从而影响了其耐蚀性和抛光效果。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实验研究了316L不锈钢的表面成分,结果发现,甘氨酸促进了Fe2+的产生和芬顿反应的进行,生成的络合物会有一部分吸附于不锈钢表面;TAZ能够在不锈钢表面成膜,起到缓蚀作用,从而验证了前面实验理论的准确性。最后建立了316L不锈钢的化学机械抛光模型,对其加工机理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粮食进口大国,主食以米面为主。与面包相比,熟米饭、面条类食品由于含水量高、配料简单,更难储存。因此,米面抗老化一直是该领域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一种食品胶—可溶性大豆多糖(SSPS),被发现具有抗淀粉老化作用。在日本,SSPS已经被广泛添加到米面制品中使质地柔软。然而,SSPS抑制淀粉回生效果的报道存在很多不一致,其抑制淀粉回生机制以及影响因素也尚不清楚。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以S
TA2工业纯钛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与焊接性能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化工、海洋等领域,但其表面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较差,极易发生磨损和空蚀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本课题研究一种新的钛合金表面处理工艺──盐浴碳氮铬钒复合共渗(简称复合共渗),在材料表面生成高硬度的复合共渗层以提高耐磨性和抗空蚀性能,进一步拓展TA2钛合金的应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TA2合金进行复合共渗试验
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视觉目标跟踪在智能监控、自动驾驶、人机交互、医疗诊断以及机器人视觉导航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研究视觉目标跟踪技术有着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其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目标跟踪方法的不断取得令人吃惊的性能提升,推动了该领域的进步。然而,由于在实际跟踪过程中各种复杂场景和挑战因素的不断出现
面筋是将面团中的淀粉以及其它水可溶性成分洗去后剩下的胶状物,主要由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组成,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与饲料行业。为了使面筋蛋白资源得到高值化利用,本课题以面筋为原料,利用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TGase)诱导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S)和面筋蛋白发生糖基化反应,通过湿法纺丝将改性后的面筋蛋白制备成纤维。探究糖基化改性条件
得益于绿色和经济性的优势,生物浸出被广泛应用于低品位矿物有色金属提取。高效的生物浸出与微生物介导活跃的铁硫代谢紧密关联,而铁代谢匮乏是制约辉铜矿浸出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低品位辉铜矿生物浸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铁氧化/还原菌生理和浸出特性、细胞全局转录水平差异以及基于浸矿微生物协同浸出提升生物柱浸辉铜矿效能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铁氧化/还原菌Leptospirillum ferrip
肠道上皮屏障是抵御病原微生物和食源性危害因子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结构的破坏与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植物乳杆菌是人体肠道内重要的益生菌群,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其具有调节肠道上皮屏障的功能,且在调节能力上存在明显的菌株特异性。然而,对于植物乳杆菌与肠道屏障互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株本身,很少进一步涉及到具体的物质基础。另外对于其物质基础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商业菌株,且大多数研究只针对单个菌株的物
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的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食品中的关键安全隐患。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亚致死性环境压力会使沙门氏菌通过适应基因型和表型来应对环境压力,从而减少压力的影响并增加细胞活力,引发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安全隐患。耐药沙门氏菌的耐药产生和传播机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当今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基因层面,需要在
农药的广泛使用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常用气相色谱,目前虽能实现500多种农药同时检测,但尚无法进行现场检测,农残检测的需求来自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前端,周转量大、大部分无固定场所,因此发展快速、简便、可现场应用的农残检测技术成为迫切需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具有检测速度快、设备小型化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检测领域,但拉曼光谱易受到样品复杂基质的干
在《中国制造2025》中我国提出了坚持“绿色发展”的基本方针,相较于制造全新的工程机械零部件,对失效零部件进行再制造修复不仅能为国家节省大量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本文针对船用曲轴材料42Cr Mo钢易发生摩擦磨损与腐蚀失效的问题,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了钴基合金复合涂层,以实现对船用曲轴的再制造修复,延长船用曲轴的服役寿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激光功率与扫描速度对钴基涂层性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具有非接触、无毛刺、低应力、精度高等特点,在特种加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研制一款结构小巧、功能完善的桌面式电火花线切割平台,符合现代机床小型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基于嵌入式多核处理器的线切割数控系统具有多实时任务并行、任务间通信频繁的特点,因此多核实时任务的调度成为了高性能线切割数控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此外,由于往复走丝线切割加工中电极丝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