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MIMO组网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有源天线技术的发展,3D MIMO(3-Dimensio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在传统MIMO的基础上增加了垂直维度,在三维空间为用户提供服务,对于提高系统容量,减少用户间干扰具有重要意义。3DMIMO系统仿真,需要支持二维天线阵列和三维信道模型,算法设计更加复杂,但对于评估系统性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文参照3GPP标准,搭建了3D 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仿真研究了3D MIMO系统的性能并对其进行了优化。首先,本文基于3GPP中3D MIMO的仿真标准,引入三维信道模型,搭建了3D 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并且对仿真平台的各个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此仿真平台是后续研究3D MIMO组网性能、共存性能、评估优化效果的重要工具。在3D MIMO系统组网方面,针对3D MIMO系统室内用户、室外视距用户、室外非视距用户等不同类型用户,评估了不同用户分布场景下,无线网络的吞吐量指标,并给出了性能分析。在3D MIMO共存组网方面,通过系统共存仿真,评估了3D MIMO系统和传统LTE系统共存场景下的ACLR指标,仿真结果显示3D MIMO系统和传统LTE系统能够友好共存。但是,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严重影响了小区的总体性能。最后,针对3D MIMO系统小区边缘的性能优化问题,提出了划分小区边界并进行补盲的组网方案。主要利用3D MIMO系统可以获得用户方位角度和下倾角度的特点,结合支持向量机方法,通过认知学习获得小区边界,在小区边界进行补盲。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组网方案可以使平均吞吐量获得5%以上的提升,边缘用户吞吐量获得47%以上的提升。
其他文献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d Network: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ction Virtrue:NFV)作为两种新型网络技术,学者们对于他们的基本架构和联合架构都作了大量的研究。
目的:调查了解海南三亚地区儿童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常见细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1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培养阳性的菌株及药敏结果
会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终端用户的数量呈指数增长趋势;如何提高网络宽带,进行合理的网络拓扑布局,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宽带中国”和“光纤入户”发展战略的实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蓬勃发展,移动应用层出不穷,移动用户对下行传输速率等移动网络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测量汇报技术因其对移动网络性能参数的实时采集,使其能够更加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签约私人医生来保证自身的身体健康。但是现在的私人医生的质量参差不齐,病人不能判断私人医生的可信度。对于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将一系列独立的计算机互连起来共同完成一个计算或者处理一个任务成为了可能。由此,便提出了分布式计算。分布式计算最为核心的优势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以亿计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智能设备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性管理技术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移动网络呈现出异构融合的趋势,并向扁平架构演进。如何设计出一种更加有效便捷的移动性管理方案,以实现不同无
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之间的直接通信技术在流量卸载、提高网络吞吐量、提高频谱效率等方面有着很大优势,一直备受产业界关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终端直通(D2D,Device to Device)自组织通信是未来蜂窝通信体系下的一种增强的通信方式。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是LTE协议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MAC层之上,为用户和控制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