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本基本理论及其转移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注册会计师审计已经进入了全面风险导向审计时期,审计风险管理是会计师事务所管理的重要方面。随着现代审计业务的日益复杂,审计项目的风险水平越来越高,审计风险的存在,必然会使会计师事务所发生风险损失。传统的审计风险管理将风险损失视为一种意外或偶然损失,不但忽略了审计行业审计风险的必然性,而且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风险控制和成本核算。对审计风险成本的忽视,导致众多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审计成本确定的审计收费低于正常的收费水平,从而造成了个别事务所对收费一折的审计业务都敢承接的“怪现象”;同时,将审计风险成本简单地归于一种意外损失,使事务所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只是盲目被动地接受风险损失,而不能从成本的角度探索审计风险成本的转移和补偿。因此有必要在事务所的风险管理和成本核算中确立“审计风险成本”这一概念,建立、健全审计风险成本的转移和补偿机制。本文的研究旨在提出并强化审计风险成本这一概念,在对审计风险成本动因和审计风险成本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构建审计风险成本转移机制,从成本补偿的角度构建审计风险成本补偿机制,从而将审计风险成本管理引入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管理中,丰富和完善审计成本的理论内容。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这部分以当代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高风险执业环境和事务所风险管理趋势化为研究背景,阐明对审计风险成本及其转移补偿机制进行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审计风险成本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本文的主要贡献及不足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部分,当代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审计风险成本动因。这部分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首先对审计风险进行概述,结合诸多学者的研究阐明了审计风险的涵义,并分别从主客体方面分析了审计风险的成因;其次,对审计风险的类型和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为下一部分审计风险成本的分类奠定了基础;最后,分别从审计风险的成本属性、审计风险管理的成本属性和会计分期假设对审计风险成本的外在要求三个方面对审计风险成本动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审计风险成本同审计风险一样是“天然存在”、不可避免的,审计风险是审计风险成本的永恒动因。第三部分,审计风险成本要素。审计风险成本是由不同的成本要素所组成,并具有特定的要素特征。文章基于上一部分对审计风险的分析,结合风险成本的一般性和审计风险成本的特殊性,给出了审计风险成本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按照确定性程度将审计风险成本分为相对确定的审计风险管理成本和不确定的审计风险损失成本,并对二者所包含的成本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审计风险成本要素之间的联系,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了审计风险成本要素体系。最后,笔者结合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审计风险的特征,对审计风险成本的本质和特征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审计风险成本要素分析为审计风险成本转移机制和补偿机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对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成本、审计风险成本动因及审计风险成本要素的系统分析,初步构建了审计风险成本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审计风险成本转移机制和补偿机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部分,审计风险成本转移机制。风险转移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方式,笔者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和审计需求保险假说提供的理论支持以及当今保险业实务的技术支持,尝试性地提出了审计风险成本转移这一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方法。文章通过对审计风险成本转移的定义和实质、审计风险成本转移的理论依据以及审计风险成本转移机理等三个方面的分析,初步构建了审计风险成本转移的基本理论。随后,笔者从实际问题出发,简要分析了当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本转移的现实――以被动的风险控制为主,缺乏转移机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构建审计风险成本转移机制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审计风险成本转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运用相结合,基于不同的主体来研究审计风险成本的转移方式,构建审计风险成本转移机制。笔者将审计风险成本的转移方式分为行业内部转移和行业外部转移两大方面。在审计风险成本的行业内部转移方式研究中,基于事务所内部提出了严格执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风险责任制;基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提出了建立行业风险投资基金。在审计风险成本的行业外部转移方式研究中,基于市场机制提出了建立并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基于受托审计关系提出了完善审计承诺制度;基于司法程序提出了完善司法,实行过错推定制度。通过各种成本转移方式的运行与相互补充,构建了审计风险成本的成本转移机制。第五部分,审计风险成本补偿机制。这部分针对审计风险成本转移机制只能转移部分风险和成本,不能使会计师事务所完全免于承担审计风险成本的现实问题,从成本补偿的角度对审计风险成本的成本补偿机制进行探索。文章首先介绍了审计风险成本补偿的定义和内涵,阐述了审计风险成本补偿的理论依据――成本补偿理论,并将成本补偿理论与审计风险成本内容相结合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审计风险成本补偿的基本理论。随后,笔者分别从审计收费的现实和职业风险基金制度的现实两个方面说明事务所审计风险成本补偿的现状――以成本承担为主,补偿缺位,进而证明了建立审计风险成本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的角度提出了建立行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审计风险成本补偿方式,对行业风险投资基金的特征和实质、建立基础、建立与管理方式进行了研究;基于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笔者提出了建立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这一审计风险成本补偿方式,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特征、建立必要性、建立和完善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两种补偿方式的结合与相互补充,初步构建了审计风险成本的成本补偿机制。第六部分,审计风险成本的协调与披露。在本部分,笔者首先对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所构建的两套机制进行了系统思考,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风险投资基金制度与职业责任保险制度可能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对二者进行协调处理的意见。其后,笔者对审计风险成本与传统会计的矛盾进行了分析,并从审计风险成本的转移和补偿机制角度提出了协调这一矛盾的一些见解。最后,针对审计风险成本的会计披露问题,笔者提出了基于创新模式的审计风险成本披露方式――基于可靠性程度的披露模式。按照成本项目的确定性程度将审计风险成本的披露分为确定性成本项目的披露、低度不确定性成本项目的披露、中度不确定性成本项目的披露和高度不确定性成本项目的披露四种披露方式,初步构建了审计风险成本的披露模式。笔者在学习和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审计风险成本及审计风险成本转移机制和补偿机制的一些理解和想法,在以下方面有一定贡献:1.将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相结合,构建了审计风险成本转移机制,这是一套涵盖行业内外、基于不同主体、包括多种转移方式的综合机制。2.针对审计风险成本补偿不足的现实,构建了独立于审计收费补偿方式的审计风险成本补偿机制,这套机制主要包括建立行业风险投资基金和职业责任保险制度两大方面,对这两种成本补偿方式的具体运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3.针对审计风险成本的会计披露问题,提出了基于审计风险成本项目可靠性程度的披露模式,为审计风险成本的会计披露提供了一些思路。本文研究的不足在于,由于国内外关于审计风险成本的现有研究极少,审计风险成本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因此,可借鉴的资料和可寻求的理论支持很少,对一些内容的研究仅是一种思路和设想,以期抛砖引玉。限于笔者学识和目前的时间、条件,文章对某些审计风险成本转移方式和补偿方式的分析尚不深入,所构建的两套机制的实用价值也有待实践的检验。对文中的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审计风险成本披露模式
其他文献
目的为提高对糖尿病非酮症偏身舞蹈症的认识。方法总结分析1例糖尿病非酮症偏身舞蹈症患者的既往史、临床表现、诊疗经过等,结合复习文献对糖尿病非酮症偏身舞蹈症的发病机制
简述国内外水库建设现状,从水库作用,水库对气候、水质及生物种类的影响,以及水库移民等方面分析了水库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重点讨论了水库蓄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包括
采用吹脱法处理含油废水,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H值,鼓气量和鼓气时间这3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为:pH值〉鼓气量〉鼓气时间,其中是pH值主要影响因素,要想提高硫化物的去除率,应该首先考
射线追踪方法是研究地震波传播的重要手段。射线追踪有多种算法 ,相比而言 ,以 L angan等人的算法最好 ,它不仅适用于复杂介质模型 ,而且能够保证计算精度及效率。本文对 L a
针对焊接接头的半椭圆表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SIF的计算公式,该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Newman-Raju-Maddox模型和Yamada-Hirt-Albert模型以及两种模型的异同性。经过分析,发现Yam
为提高中药饮片配方质量 ,对龙华、曙光、岳阳医院中药饮片配方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认为存在人手少、场地小、环境差三大问题 ,由此带来的是病人等候时间长、配方误差大等的连
本文追溯了西方女性主义一百多年以来形成和发展的大致过程。女性主义运动作为妇女争取平等和解放的社会实践活动,迄今掀起三次较为显著的浪潮。第一次浪潮主要围绕女性争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国民的总体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由尚不能温饱提高到小康水平。但是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呈
本文介绍了世界各国抗震规范场地划分的概况,讨论和比较国内两种主要场地划分方法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建议。
论文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着手,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在此基础上,构建审计软件综合评价系统。审计软件综合评价系统是由审计软件专业使用者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