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的“课堂控制论”转变为“课堂互动论”,可见课堂互动是时下值得研究的课题。对课堂互动行为的进一步研究,为初中地理教师如完善初中地理课堂互动行为提供帮助。本文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选取了四节初中地理《日本》(人教版)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四节课分别为部级优质课、省级优质课、市级优质课和县级优质课。首先,通过FIAS课堂观察法从宏观上对四节优质课的课堂互动模式和环境等进行共性分析;其次,通过LICC课堂观察法从微观上对四节优质课对教师互动技能以及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互动的有效性进行具体的分析,总结共性并寻找差异,最后结合上述观察结果,归纳结论,并从中获得启示。最终得出的结论如下:(1)从整体的互动模式来看,四位教师的课堂都贯彻落实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且以师生互动为主,在课堂教学上师生互动活跃。(2)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具有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的思想,以互动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能做到及时的反馈且注重生成,进而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3)从课堂互动中教师问题设置的来看,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指向性清晰明确,力求能引导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4)从课堂互动中教师的教学风格来看,教师教学风格民主灵活,在给与学生高度自由发言讨论的同时,能做到互动张弛有度,确保课堂的互动是有序、稳定地进行。(5)从课堂互动中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主动思考,全员参与课堂,与教师积极互动,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发展,产生了充分地思维碰撞,并能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6)从课堂互动的形式上看,部省级教师的选择和比重更为合理,市县级相对欠缺。(7)从课堂互动技巧上看,获得部级的优质课的课堂互动更为优异,县级优质课相对欠缺。针对本文所得到的结论,笔者得到以下启示:对未参评的教师,在互动时应做到“把握新课改教学理念,贯彻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从具体的教学问题中寻找互动点”两方面;对于已参评但仍有进步空间的教师,在互动时应做到“互动问题的设置与学情匹配”“互动情境的创设追求创新,紧跟学生的步伐”“课堂互动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学科素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