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九故事》是一部由塞林格亲自挑选的九个短篇故事组合而成的短篇小说集,于1953年出版。它是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获得巨大成功之后的第二部力作,且被公认为当代经典短篇小说集的代表作之一。二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这九个短篇故事都体现了塞林格对二战的思考。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人们精神上的痛苦远远大于身体上的疼痛。在某种程度上,《九故事》中的大部分人物角色都存在精神紊乱的症状,只是彼此间的表现方式不一。本文尝试着从精神生态的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九故事》中人物体现出来的精神问题。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五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三个章节以及结论部分。引言部分对塞林格的生平以及其主要著作做了一个大致的介绍,并回顾了学术界对《九故事》最新的研究成果。另外,对于精神生态理论以及从这个理论角度出发研究《九故事》的目的和重要性也会有简单的介绍。论文的三个论述章节,通过运用精神生态理论,分别呈现了《九故事》中人物的精神生态危机的主要表征,原因以及解决方法。通过对《九故事》中人物精神生态的详细分析,我们对二战后美国人民的精神状态会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小说中人物出现的精神危机实际上是对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公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人们当时都生活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方向。解决人类精神危机的关键是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己的内心之间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