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PAEs同分异构体双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塑化剂及化学添加剂,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干扰人体的内分泌循环系统,尤其是对男性的生殖系统的影响较为显著。由于其容易被释放到环境中,且容易在生物体内部发生沉淀积累与不定向转移,从而易使得生物机体的细胞发生癌变、基因突变等不良现象。因此,寻找可以对其进行高效去除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去除水体痕量污染物质的技术,具有针对性强、去除率高的优点,但常规的印迹方法仅能高效去除单种物质。本文拟通过对常规单模板印迹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引入类似物质作为辅助模板分子进行双模板印迹,从而提高对其主要模板分子的吸附效率,同时达到对两种及其以上的类似物质进行同时吸附的目的。在本实验中,以高效去除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为目的,选择DEHP为主要模板分子、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为辅助模板分子,二氧化硅改性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SiO2)为载体,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本体热引发聚合法结合表面印迹法,制备吸附性能优于传统单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且能对两种目标物质同时进行吸附的双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D-MIPs),并对其具体吸附性、选择性及再生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辅助模板分子DNOP的引入对DEHP的吸附性能起到了优化促进作用,且以比例DEHP;DNOP=0.8:0.2时效果最佳;D-MIPs对于10种不同浓度梯度(0.005mmol·L-1-0.2mmol·L-1)的DEHP的单位吸附量为0.496.16mg/g,其单位吸附量与吸附速率均优于其单模板印迹聚合物(DEHP-MIPs);两种模板分子均与所选单体之间存在多位点的协同作用;D-MIPs在30min前可达到最佳吸附平衡状态;D-MIPs在第5次的吸附容量为第1次的84.02%,且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同时,采用各种模型对不同吸附过程进行模拟计算:静态吸附过程拟合表明聚合物体系更加符合单层特异性吸附的Langmuir吸附模型;通过Scatchard模型拟合推定D-MIPs的最大吸附容量为7.14-28.29mg·g-1之间,且印迹聚合物相较于非印迹聚合物具有更多的结合位点;D-MIPs与DEHP-MIPs对目标分子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Pseudo-second-order)方程。FT-IR红外光谱对D-MIPs进行官能团表征,证实聚合效果良好。SEM电镜扫描对D-MIPs进行了外部形态表征,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印迹孔穴和印迹效果。
其他文献
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及第的江苏昆山文人徐昂发是“江左十五子”的重要成员,在清诗由初期向中期发展转变的过程中,徐昂发等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徐昂发本人及其
体验可用性(Experience Availability),该性能评估指标用于对在线云服务进行可用性和响应时间两方面的综合评估。响应慢的服务也是不可用的服务,换句话说,从用户体验质量(QoE)的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线移动通信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由于传统的正交多址接入技术(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已趋于可达速率极限,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引
随着中国的车辆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陆行车辆的设计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与车辆设计相关的配套设备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研究的陆行车质心测量机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
人脸识别技术是生物识别技术中最广泛的应用之一。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通常由采集和处理两个模块组成,采集由部署在对应场地的摄像头完成,而处理则是由强大计算力的服务器端来
【研究背景与目的】疟疾是全球危害最严重的虫媒传染病。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CM)是恶性疟原虫感染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CM治疗中,除了给予足量足疗程青蒿素类药物杀虫治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领域,技术对于行业的推动都是跨越式的。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新闻传播领域时,不仅带动了整个媒介生态和媒介行业格局的变化,也对新闻传播业务层面的各个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及特高压交直流混合输电模式的快速发展,其对电网仿真计算的实时性、准确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实时、准确的仿真计算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荷模型的
微小隐孢子虫(Cyptosporidium parvum,C.parvum)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机会性致病原虫,该病原体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脊椎动物胃肠道上皮细胞。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微小隐孢
通过优化单因素法,制备出了聚合硫酸铁钛复合混凝剂(PFTS),常用的表征手段(FT-IR、XRD、SEM、Fe-Ferron)用于分析PFTS的特征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用于获得铁、钛间的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