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宋统治集团内部主要矛盾分为两个时期。刘宋前期统治集团内部有两对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皇族与异姓大臣、皇族与高门士族的矛盾斗争。对于刘宋王朝统治者而言不得不利用当时的异姓大臣、高门士族以巩固其统治,但随着权力的渐稳,对握有权势的异姓大臣和有深厚社会、经济、文化基础的高门士族又必须有力地加以打击限制。异姓大臣和高门士族原本期望在新王朝能大有作为,但最终在日渐强盛的皇族的逼迫下,他们再没有能力和皇族相抗衡。自宋文帝诛杀刘义康始,刘宋进入中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的主要矛盾也转到了皇族宗室之间。为了抑制异姓大臣和高门士族,宋武帝和宋文帝引宗王参政,使他们作为拱卫皇权的屏藩,但随着异姓大臣、高门士族对皇权威胁的解除,刘宋统治者斗争矛头转向日益强大的皇族宗室。刘宋中后期皇族宗室相残史不绝书,叔侄、兄弟骨肉相残多有发生。刘宋中后期皇族宗室相残的原因,一与刘宋皇族宗室对政权的贪婪欲望、腐朽、残忍的地主阶级本性有关;二与寒族的崛起有关。另外当时权力争夺激烈,致使皇位继承失序。而皇位继承的无序又引发新一轮的相残斗争。刘宋统治集团内部的主要矛盾,对当时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前期诛杀大臣,削弱高门士族,保证了皇权的加强,但皇族对大臣名将的诛杀也对刘宋政权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如在宋魏大战中使北魏有机可乘。中后期皇族宗室相残更是自毁长城,为萧道成夺权扫清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