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的纺织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36次 | 上传用户:huazi8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涉及纺织技术的图像信息十分丰富。从技术史的角度看,一部中国古代美术史就是一部包括纺织技术史在内的中国古代技术史。中国现有的纺织技术史专著、论文,很多是以古代美术作品中纺织技术的图像信息为基础进行证史和断代研究。然而,学术界对于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纺织技术图像信息的选取缺乏必要的甄别,不时导致写史的失真。本文以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纺织技术的图像信息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考古、历史文献、民俗调查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起源、纤维处理技术、纺纱技术、织造技术等进行尽可能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期更加客观地展现一幅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图史。论文内容分为十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基于技术史视角下的研究背景,阐述本文选题的意义。其次,通过对数据库相关文献的分析,阐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同时对国内外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述。最后,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二章为起源篇,即中国原始纺织技术起源图考。基于中国纺织技术史学界惯用的《投石索狩猎图》中原始人的打猎姿势和创作原型情况的研究,本章对该图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进而考证这一时期石球利用技术中的纺织技术因素,从而提出关于中国纺织技术起源的新解。第三章为纺前纤维加工篇,即中国古代纺织原料的纺前初加工。基于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纺用纤维处理技术的图像信息,本章首先对蚕丝生产的起源、茧蛹处理技术、缫丝工艺、络丝工艺、并丝工艺进行再审视;其次,对植物茎皮纤维的应用时间和初加工进行重新断代和阐述;最后,对棉花纤维的名词进行考辨,再对中国古代棉花纺前加工进行介绍,进而探讨棉花向中国大陆内地传播缓慢的原因。第四章到第七章为纺纱篇,即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纺纱图像信息的研究。基于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纺纱技术的图像信息,这四章对中国古代纺专纺纱、手摇纺车纺纱、脚踏纺车纺纱、大纺车纺纱的机器结构、工艺和时间断代、纺纱工艺的历史意义进行系统的研究,认为中国古代纺纱技术的发展并非是线性的,而是呈多维的发展趋势,并且认为中国古代纺纱工艺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产生巨大的影响。第八章到第十章为织造篇,即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织造图像信息的研究。基于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织造图像信息,对原始腰机、双轴织机、手提综竿式斜织机、综蹑织机、小花楼提花织机、大花楼提花织机的结构、发展谱系进行研究,认为中国古代织机的发展沿着两条路径发展:贵族化发展路径和平民化发展路径。通过研究,本文有以下认识:1、纺织技术在人类进化和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原始纺织技术(兽皮的应用就是原始纺织技术的萌芽)的发明和应用,就不会有人类的进化。原始纺织技术的出现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原始纺织技术伴随着人类从猿人到人的发展过程;没有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辉煌和独特性,就不会有中国古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产生,就不会有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甚至世界文明的进展也会大大推迟;没有元代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改革,就不会有今天上海地区女性地位相对较高的局面。2、关于中国古代纺织工艺断代的新观点。我们认为,西周时期中国不可能出现沸水煮茧法。我们认为沸水煮茧的发展顺序为:冷水缫丝工艺(春秋战国时期之前)→沸水煮茧缫丝工艺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沸水煮茧缫丝工艺普及(西汉)→沸水煮茧缫丝工艺中温度控制的总结,出现热釜缫丝法(北宋)→冷盘缫丝法(元代)→冷盘缫丝法很少用,出现“连冷盘”工艺(明代);中国古代缫丝工艺的演变大致为:以绕丝架取茧丝,纺专合股茧丝(战国之前)→以绕丝架取茧丝,出现纺车合股茧丝(西汉)→手摇缫车同时抽丝、合股(唐、北宋)→脚踏缫车同时抽丝、合股(南宋)。此外,我们不认同灰治法出现于西周的传统观点。通过对《礼记》、《仪礼》、《考工记》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灰治法出现于春秋战国之交比较可信。3、关于与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相关的一些古代美术作品、文献、文本的新鉴别。通过对棉花传入中国内陆的研究,我们可断定网络上、相关书籍中关于“闵损芦衣”解读的错误。传统观点是:闵损为春秋时鲁国人,后母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棉衣穿,却仅在继子闵损的寒衣中添芦花。显然,这段解读是元以后文人的错误解读;《西京杂记》、《列子·汤问》、《机妇赋》中关于织机的相关介绍存在一些问题,其可信度不高,我们认为参考价值不高;著名机械史学家刘仙洲先生所藏的《手摇纺车图》可能是今人的伪作。4、关于对中国古代纺纱、织造谱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我们认为中国古代纺纱史的发展谱系并不像传统观点认为的那样,简单地沿着“纺专→手摇纺车→脚踏纺车→大纺车”的线性路径发展,而是沿着一个多维的发展谱系发展。如下:中国古代织机的发展谱系也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发展。根据古代美术作品中织机的相关信息,我们认为其发展呈两维发展路径:一是贵族化发展路径,以提花织机为主;另一个是平民化发展路径,以织平纹为主。织机的平民化发展路径:原始腰机(新石器时代)→双轴织机(春秋时期)→手提综竿式斜织机(西汉)→单综单蹑织机、单综双蹑织机(东汉)→踏板立机(唐)→单动式双综双蹑织机(南宋)→互动式双综双蹑织机(清)织机的贵族化发展路径:综竿提花、挑花(新石器时代)→多综多蹑织机(东汉)→小花楼提花织机(唐)→大花楼提花织机(明)
其他文献
英语语境实践教学是指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潜能,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初中英语
以广义模块化设计理论为基础,结合液压机机身结构的特点,将知识工程和有限元分析应用于液压机柔性模块创建,并以三梁四柱式锻造液压机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VisualC++语言开发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采煤工作面是井下重要的作业环境,随着大型机械化采煤作业的发展,产尘量也在不断增加。粉尘的危害极其严重,能够给矿工带来严重的职业病,同时也是造成煤矿
本文结合对一个城市边缘化社区的实地调查,综合分析了边缘化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聚居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住区规划和建筑方面的对策;最后讨论了边缘社区的聚居
"复尔凯"鼻胃管为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具有管径小(直径〈3.33MM〉)、质软的特点。在管道中置有不锈钢导丝,末端有一高弹性、内径小于管径的活塞扣和防护帽,较普通胃管管径粗、
<正> 六神花露水是常用化妆品,如误入眼内可引起角膜损伤,作者曾遇2例报告如下: 例1,沈××,女,30岁,住院号197132。1992年7月25日午睡时,其子将六神花露水倒入患者双眼。即
简述了 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桥梁抗震工程领域的主要研究动向及热点课题 ,并介绍了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变迁及阪神地震后规范的改订情况 ,旨在帮助读者对日本该研究领
<正>每年高三开学,老师在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时候,几乎总会说同样的话:今年的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高三一轮复习要狠抓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但是,随着高三复习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各项事务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能够极大地提高
在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广告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三个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其中,尤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