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册府元龟》是北宋真宗时,王钦若等奉敕编修的g一部记述历代君臣事迹的大型类书,也是宋四大部书中最大的一部,共1000卷。其中的唐代部分就达400卷左右,保存着大量的唐代史料,可谓是唐代史料的薮渊。然而就址这部保存了最多唐代史料的《册府元龟》,反而最受人们的冷落,在唐史研究中发挥的作用与被利用的程度远非和其同时代成书的《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可比,也与它的巨大显得格格不入。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人们长期拘泥于传统说法,不加区别地看待《册府元龟》中不同时代地记载,从而亦把其中的唐代部分,冠以“目所常见,无罕觏见”的评价,大大低估了其中的史料价值。有见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今中华书局影印明本《册府元龟》中的部分内容与当时撰修的概况,以期探明《册府元龟》与北宋初期的政治关系,以及其中唐代部分的史料来源和史料价值,以便能引起人们重视与充分利用。 北宋真宗景德二年下诏撰修《历代君臣事迹》,也即《册府元龟》是继承了其父宋太宗的做法。父子二人修大部头的类书,并不表明北宋在文化统治上有所谓“右文”政策,而与北宋初期的政治有一定的关系:一方面,修书是统治者因当时政治环境所迫,推行了既不能轻武又不能不用文抑武的平衡策略而顺势利便做出来的;另一方面,从修撰《册府元龟》的过程中,亦反映出这一统治策略中相对较少地含有文化专制主义成分,客观上有利丁文化事业的繁荣,促成了有宋一代文化的高度发展。 《册府元龟》中的唐代部分,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所在,其中的史料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采摘于当时能见到的各种有关唐代的官修史书,也参考利用了一些类书的内容。具体有唐代的实录、国史、《旧唐书》、《唐会要》、《太平御览》、唐代诏令敕文等。同时,《册府元龟》舍弃了大量唐代笔记小说的内容。 《册府元龟》中保存的唐代史料,其数量是非常大的,约有400左右。它们对宋人来说,或许是“目所常见”,但今天它们绝非“目所常见”,对我们研究唐代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可等闲视之。首先,其中保存了唐代的第手资料实录与国史,并最接近它们的原貌,利用这部分能更进一步了解唐代实录与国史,为今天研究它们打开新局面;其次,其史料可补两《唐书》及其 他唐代史料的不足,弥补唐史研究中因缺少资料而不能深入的层面;再次,用 《册府元龟》的记载,可释两《唐书》记载中的矛盾之处,亦可证其记载之讹, 还可以用来校勘史书等。 总之,《册府元龟》中的唐代部分,其史料来源是多方面的,囚而有着其 他史书不可替代的作用,史料价值办是相当高的,我们再不能以老眼光来看, 要研究它,利用它,发掘其中潜在的推动唐史研究的史料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