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在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安全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想管理和利用好海洋,就必须对海洋开展广泛和深入的监测。在海洋监测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做的较好,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海洋监测设备和手段还比较落后,因此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海洋监测设备——智能走航式海洋监测系统。本课题旨在尽早改进志愿船自动测报系统的不足,同时利用新技术,结合国家发布的新的国家标准,研制一种新型的智能走航式监测系统,拓宽测报系统安装载体,拓展测报系统的测量海域,完善系统的维护手段,降低数据回放的难度,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改变我国海洋监测设备落后的状况。本文比较详细的论述了当前海洋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进行本课题的设备选型和设计。本文通过采用对主机的采集卡、中央处理卡、显示器、打印机和通讯设备的选型设计,实现了智能走航式海洋监测系统的一体化设计,有效缩小了设备体积,方便了设备的安装布放。通过软硬件结合有效实现了观测数据的大容量存储,降低了人工操作维护的难度,保证了系统输入稳定性。针对志愿船自动测报系统以GPS导航系统测得航向作为船艏向,导致真风计算误差大的问题,本课题引入了方位传感器来直接测量船艏向;并针对方位传感器取得的地磁北向和真北向的不一致问题,通过引入能够根据当地地理坐标输出磁偏角的GPS系统,计算出相对应真北的船艏向。由此本课题有效保证了真风计算值精度和准确性。对于通讯系统的信号覆盖区域和通讯费率的矛盾,本课题在通讯系统选型设计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根据船舶航行范围和其他载体的布放海域,走航式海洋监测系统可选择通过海事卫星收发机、北斗卫星收发机和GPRS/CDMA无线信号收发机的任何一种进行数据通讯。并根据船舶航行的特点,研制了一套智能无线网络通讯和卫星通讯切换装置,本装置可智能选择是通过卫星通讯系统还是GPRS/CDMA无线网络进行观测数据传输。有效提高了海洋监测系统观测数据的传输密度和实时性,并成功实现了观测数据的远程回放,既免除了工作人员的长途奔波之苦,又节约了费用。为了方便系统的调试,并进一步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本课题首先实现了对数据采集板卡的有线在系统编程。同时GPRS/CDMA通讯费用低廉,可满足大数据量传输的需求,本课题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远程数据采集板卡的在系统编程,并实现数据采集系统的远程升级。通过采用对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本课题对部分功能模块分别编写了操作类,部分操作类最终在本课题实现了代码的复用,甚至有一些操作类还成功应用到其他课题中,有效提高了软件编程速度,减少了代码的维护量。实验证明本课题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基于本课题研究的一些新课题也正在开始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