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存质量的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长,据测算全国至少有一千万以上哮喘患者。目前哮喘缓解期的常用治疗手段多为吸入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等。为提高哮喘患者生存质量,故寻求一个高效、价廉、低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是本课题努力的方向。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的影响,评价穴位敷贴疗法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1、治疗组33例,用胡椒、白芥子、细辛、白芷、半枫荷、姜油、姜汁等制成药饼进行穴位敷贴;2、对照组17例,用红米、黑米、玉米及姜汁等制成药饼进行敷贴。两组药物均在广东省中医药研究所配制,且在外观、颜色、软硬度及气味上均相同。以上受试者均以两组穴位隔次交替进行敷贴治疗,第一组穴选用大椎、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双);第二组穴选用天突、膻中、气海、关元、足三里(双),每周贴药2次,共8次。于治疗前后用AQLQ表(包括日常活动、哮喘症状和环境影响)和日夜间症状记录表评定患者生存质量和临床症候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周围血嗜酸粒细胞数(EOS)。结果:50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①AQLQ表结果:治疗组AQLQ总分、日常活动及环境影响评分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AQLQ表中各部分评分值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②日夜间症状记录表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日、夜间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在治疗后日、夜间症状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肺通气功能结果:两组FEV1%及FEV1/FVC比值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EOS结果:两组血EOS数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经治疗后血EOS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结论还显示:血EOS数变化值与AQLQ各部分评分及总分变化值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①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②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可以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作次数。③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可以有效地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